情形一:
在fluent完成流体和固体的温度场分析,然后把固体温度场导入abaqus计算热应力。
方法一(在fluent完成结果映射):
1. 在fluent同时建立流体和固体模型,进行共轭传热分析。
2. 在abaqus中建立固体模型,Model—Edit_Attributes里Do_not_use…打钩,写出INP文件。
3. 在fluent打开菜单File — FSI_mapping对话框,左边打开INP文件(注意长度单位),点击Read读入abaqus模型网格。
4. 勾选structure分析类型,勾选Temperature,选中固体模型对应的Zone_Type和Cell_Zone名称。
5. 点击Write把温度场写入新的INP文件,假定文件名为Filename。
6. 在Filename.inp中只保留*Temperature关键字和后续数据行,其余全部删除, OP=New也删除,保存文档。
7. 在abaqus初始step定义初始温度场(即零热应力温度场),在热应力Step中添加关键字*INCLUDE, input=filename.inp。
8. 提交计算。
方法二(在abaqus完成结果映射):
1. 在fluent同时建立流体和固体模型,进行共轭传热分析。
2. 菜单File—export—Solution_Data,选择ASCII,选择固体区域,选择Static_Temperature,文件名后缀输入filename.csv。
3. 打开filename.csv,删除第一行和第一列,保存前注意有效数字。
4. 在abaqus中建立固体模型。
5. 建立解析场,数据从filename.csv读入。
6. 在定义温度场时引用上述解析场。
7. 提交计算。
情形二:
在fluent进行流体分析,在abaqus中进行热传导分析,两个软件交替进行计算。Abaqus分析时从fluent导入表面传热系数和流体温度,fluent分析时从abaqus导入壁面温度。
方法:
1. 在fluent建立流体模型,在abaqus中建立固体模型。
2. 先在fluent中假设一个流场壁面温度,分析得到膜温度(界面附近的流体温度)和表面对流换热系数并导入abaqus作为第三类热边界条件。导入过程类似于上述“方法二”。
3. 采用上述第三类边界条件,在abaqus做传热分析,得到表面温度并导入fluent作为新的流场壁面温度。
4. Fluent采用新的壁面温度进行对流分析,然后abaqus采用新的膜温度和表面对流换热系数进行传热分析,如此交替进行直到结果趋于稳定值。
5. Abaqus结构热应力分析。(也可以在上述步骤中abaqus直接采用热-结构耦合分析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