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服务支持 >  软件文章 >  CAE前处理 | 框架模型 | 流程

CAE前处理 | 框架模型 | 流程

阅读数 17
点赞 0
article_banner

       对于相对复杂的装配体,一般由质量点,梁,壳,体等多种结构单元组合而成,因此要对这类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首要就是掌握其中各个组成部分的处理方法。本系列文章主要就装配体中框架模型的处理进行说明,使用前处理软件为Hypermesh和Spaceclaim,求解器为Optistruct。

框架模型

       如图所示赛车车架,各结构件通过焊接连接,如果想要通过有限元分析车架的刚度特性会发现:截面的最小尺寸只有2.3mm,而整体尺寸达到了2300mm,使用实体单元划分网格貌似遇到了一定的困难。

       但是仔细观察会发现,每一根结构件都具有典型的梁特征,因此可以使用经典的梁模型对其进行简化,这样整体结构只需要使用骨架及各部分截面类型和尺寸即可表述:

       本文将这类由杆、梁等1D单元组成的骨架系统统称为“框架模型”。需要注意的是,与一些行业里的分类不一样,这里对“框架模型”的称呼只是个人对于1D系统的习惯性叫法,希望大家不要误解。

处理流程

对于框架模型的处理大体上可分为以下3步:

       ①获取骨架是指以任何方式得到框架的线体模型,一般情况下是结构的中线。当然获取骨架并不是一帆风顺,比如经常会遇到这些问题:

       ②划分网格字面上仅仅指对得到的骨架进行1D网格的划分,但是实际上还包含网格之间连接关系的检查和确定,很多时候直接划分导入的线框会发现一些部分并未连接完善:

       ③属性赋予相对就比较好理解了,即给有限元网格赋予对应的属性,而对于框架模型,其属性就是各部分线体的截面以及材料,但是梁截面涉及到朝向的问题,因此很多时候需要对梁截面的朝向以及非对称截面的偏置进行调整: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仿真求知之路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用于学习等,对文中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若您认为文中来源标注与事实不符,若有涉及版权等请告知,将及时修订删除,谢谢大家的关注! 


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或改编,未找到原创作者,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
相关文章
QR Code
微信扫一扫,欢迎咨询~

联系我们
武汉格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经开区科技园西路6号103孵化器
电话:155-2731-8020 座机:027-59821821
邮件:tanzw@gofarlic.com
Copyright © 2023 Gofarsoft Co.,Ltd. 保留所有权利
遇到许可问题?该如何解决!?
评估许可证实际采购量? 
不清楚软件许可证使用数据? 
收到软件厂商律师函!?  
想要少购买点许可证,节省费用? 
收到软件厂商侵权通告!?  
有正版license,但许可证不够用,需要新购? 
联系方式 155-2731-8020
预留信息,一起解决您的问题
* 姓名:
* 手机:

* 公司名称:

姓名不为空

手机不正确

公司不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