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tistruct疲劳解答系列视频详解

问:如何查看软件拟合出S-N曲线的无限循环次数下的应力范围?

答:软件不会直接显示无限循环次数的应力范围,但可以根据拟合出的数据算出该值。

如下图所示,软件拟合出的数据有SRI1(疲劳强度系数)、b1(S-N曲线的斜率)、NC1(循环极限),我们通过对数坐标系下S-N曲线的线性关系可以计算出疲劳极限FL(这里说明下,我的另一个帖子疲劳极限以Sbe表示,和FL意义相同),推导非常简单,这里不做详细说明,最后计算公式如下:

捕获.jpg捕获.jpg



问:Optistrcut算振动疲劳能同时算三个方向么,GBT31467.3要考虑三个方向的累加结果?

答:可以同时算三个方向,不过损伤是线性累加的,总损伤和单独计算单个方向的损伤然后相加是一样的。方法是建立3个方向的随机振动分析步,建立3个FATLOAD和FATEVNT分别调用三个随机振动分析步,最终在FATSEQ中汇总三个疲劳事件就可以了。



问:如下图所示,焊缝疲劳分析中,第一个例子T型角焊缝的焊喉应该是L/1.4,也就是说角焊缝的焊喉(焊缝有效高度)=焊趾/2½吧?而教程写的是焊趾×2½。

66666666.jpg

答:这个想法是过于理想化的,国标要求熔深不小于0.7倍的板厚,而等腰直角三角形是简化后焊缝型式,考虑实际熔深后的焊喉厚度约等于1.414L。如果有条件实测焊喉厚度,以实测为准,这个计算方法是没有实测条件下的一个经验方法。


问:在第三讲中设置SPCD时定义了一个数值,因为SPCD同时支持速度,加速度和位移,为什么是直接理解为位移 ?而不是理解成其它两个量?

答:当SPCD同时被SPC约束时,作为位移使用。



问:能否给简单介绍一下什么是单轴疲劳和多轴疲劳?如何判断分析工况适合单轴或者多轴。

答:多轴疲劳是指存在多个循环载荷,这些载荷导致2个及其以上应力/应变分量独立随时间发生周期性变化。单轴疲劳指的是仅存在1个随时间变化的应力/应变分量,多个载荷同时存在也可能是单轴疲劳。


问:有些工况在静力分析过程中施加了螺栓预紧力或者重力载荷,这些载荷在做疲劳分析的时候是否也在载荷历程中考虑进去,如果不需要考虑进去如何去掉呢?

答:像重力和预紧力载荷可以考虑进去,只需在载荷建立完成后,在LOADADD中将所有载荷集合在一起就OK。如果不想考虑进去,不建立这些载荷就可以,主要看这些载荷的影响程度,比如最简单的平板受力分析,重力的影响就可以忽略,所以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是否考虑。


问:材料里没有铜的疲劳曲线估计,该怎么办?

答:附件中的材料手册有部分种类铜材料的S-N曲线,如果没有你需要的,可以找相近属性的S-N曲线估一个。


问:一个工况是三种温度下的疲劳,可以计算吗?

答:可以计算,但是要想计算准确很困难,原因在于材料的S-N曲线。温度对于S-N曲线是有影响的,但目前这方面的研究特别少。同时存在外部载荷和温度变化2个维度的变量时,若材料的疲劳失效主要是外部载荷贡献的,以常温常压测得的S-N曲线可以进行使用,否则需要测试特定温度下或者变温度下的S-N曲线。


问:老师你好,我们以前学机械设计一般用1e7次方次循环下应力作为疲劳极限的循环次数(NC1),我本人也认可10的7次方,为何Optistruct软件要用6次方呢?

答:optistruct软件S-N曲线的计算方法引用自一本书籍《 Engineering Considerations of Stress,Strain and Strength》,该书第11章中,作者针对部分钢材、铝材以及合金进行疲劳试验,得出的结论:在弯曲载荷下,钢材的疲劳极限循环次数在1e6~1e7之间,作者将经验公式定在了1e6,这是软件将极限循环次数定在了1e6的原因。也有疲劳软件将钢材的循环极限定在了1e7,比如nCode和FeSafe,我不能说1e6是准的还是1e7是准的,因为它们都有各自的理论依据,还有就是三个软件的SR1和b的计算方法不一样,对于韧性金属,nCode的 b1 = -0.333,FeSafe的 b1 = -0.087,optistruct的 b1 = -0.125,都是常数。



请问下疲劳事件event作用是什么?求不同载荷的累计损伤,是采用相同还是不同的event?

答:若1个FATEVNT包含多个FATLOAD,计算的是所有FATLOAD应力叠加后的损伤;    若1个FATEVNT对应1个FATLOAD,FATSEQ调用多个FATEVNT,计算的是每个FATEVNT的损伤,对损伤进行叠加。计算不同载荷的累积损伤,每个载荷要 单独一个FATEVNT。


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或改编,未找到原创作者,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

QR Code
微信扫一扫,欢迎咨询~

联系我们
武汉格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经开区科技园西路6号103孵化器
电话:155-2731-8020 座机:027-59821821
邮件:tanzw@gofarlic.com
Copyright © 2023 Gofarsoft Co.,Ltd.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