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人讨论UG好用还是CATIA好用?这两个软件我都用过,从建模的角度说,UG建模比较灵活多变、CATIA比较四平八稳,需要把条件一样一样准备好,才能进行下一步。在消参的基础上修改数据UG要比CATIA好用,但是CATIA在带参建模方面比UG要强大。(这是我的个人观点因为我就用到UG2.0,UG也有带参建模,但是总感觉用不起来)
言归正传,CATIA参数化有多强大?做好CATIA的参数化,数据修改时大部分的东西都不需要删除重新做。CATIA就像是一个柔性生产线,稍加调整,一个新产品就诞生啦!下面讲讲CATIA的“柔性”建模。
A、特征参数的修改
这个之前的文章经常提到,每一个命令都带有参数,点的XYZ坐标,线的坐标、方向、长短,面的法向,体的薄厚,圆角的大小,草图的形状等,只要是带参完成建模的,都可以调整。
1特征参数的修改
这些在讲命令的时候都有所提及,如果有什么不清楚的,请多翻翻之前的文章,并多做一些建模练习,丰富自己的建模经验。
通过双击结构树的相关命令图标进行特征参数的修改
B、做局部特征,将原旧特征替换
2几何体替换
几何体的替换是用到布尔运算上的,可以通过替换几何体改变运算结果。在《实体建模的一般思路》中提到特征的拆分。设计修改要求,可能是原来组合成整体的局部几个特征需要变化,这个怎么办呢?
这就可以把变化的特征做出新的“几何体”来,替换之前的对应特征的“几何体”。在替换的时候系统可能会报错,因为你之前在做布尔操作的时候对原几何体的表面进行了点选。由于你是用新的几何体代替旧的几何体,所以说之前在旧几何体上的点选,CATIA就找不到了。没关系,再重新点选一遍就好啦。
实体替换操作的方法
C、建模时布局,修改时快捷
下面的这些操作是你在建模的时候提前布局的,来保证之后的修改快捷。有人会问,我怎么知道以后要改什么地方?这个嘛,需要自己做个有心人,都积累。鲁迅曾经说过嘛:“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套用他老人家这句话:“建模做多了,就知道哪些地方需要改了”。下面讲一下,提前布局的事。
3片体替换
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要修改产品是外表面变化了,其他的特征(安装点、加强筋)都没有变。首先,我们做特征修改拆分的时候,就应该把外表皮(也有叫蒙皮的)要独立出来。这个外表皮,你可以用“厚曲面”做这个外表皮。但是有的外表面曲率半径太小,没法加厚到想要的厚度,那就也可以用“封闭曲面”来做,这个命令通吃。如果产品的外表面变了,我们就可以通过修改,得到外表皮的“几何体的”片体就可以了。片体替换完成后,会和几何体替换完成后出现相同的问题,CATIA会报错,处理方式同几何体替换。当然了和外表皮相关的翻边也要调整。
“厚曲面”的替换方式
“封闭曲面”的替换方式
4直线替换
我们在设计中需要调整方向的时候,可以用到直线替换改变方向。如果你是用直线拉伸的面,也可以通过替换直线改变平面。
5点替换
点是提供位置功能的,通过替换点改变位置。如果点生成的直线,则点变化直线也会跟着点走。
6点和直线的替换
直线控制的是方向,点控制的是位置,那么点和直线一起就是一个坐标系啊。这样理论上,通过点和直线(不过需要两条直线)就可以控制任何元素的方位了。
有人会问了,你说的那么好,到底怎么控制呢?要控制任何几何元素,首先要和这个几何元素建立好关联关系。那关联关系又如何建立呢?CATIA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命令“定位变换”(《CATIA曲面建模基础三》里面有介绍),通过目标,参考的选择将他们联系到了一起。修改就很容易了,调整点和直线,就完成了几何元素的方位调整。
用定位变换创建关联(这个我提前做好了)
修改方位
如果你还想布更大的局,就在建模之前先画出三根线,做基准线,来控制后续做的目标线。不过这样就增加了,数据的不可控性。也就是,当你数据做多了,如果改一下基准线,你不能确定哪些东西会改,所以布局就是给自己挖坑,不知道什么时候会陷下去。因为我脑子不太好用,所以我最长用的是“6片体替换”,只要移动片体,实体就走了,既简单又保险。
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或改编,未找到原创作者,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