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板式底盘配合智能化主动避撞,将来碰撞越来越少,车身可以做得越来越轻,甚至用塑料或者布做都是可以的,车型开发周期就可以非常短,花样可以无限多,个性化非常强,这会给汽车的设计制造带来一场革命。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欧阳明高,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2021年度媒体沟通会上表示。
在谈到未来新能源技术的发展趋势时,欧阳明高归类为1000公里续航与滑板底盘两大类。
“电池系统做得越来越扁平,电机比功率越来越高,电机、逆变器、驱动轴三合一用得越来越多,可以实现真正的滑板式底盘平台”。
在欧阳明高看来,底盘不变,可以方便地做成各种车型。这是技术多年演变的结果,代表了技术发展趋势。
笔者将欧阳明高院士的观点做如下总结:
1)滑板式底盘是未来新能源技术的发展趋势;
2)底盘不变,可以做出个性化、多元化的汽车类型;
3)基于滑板底盘,车型开发的周期会非常短。
需要说明的是,滑板式底盘并不是新事物,早在2002年,通用汽车就推出了滑板底盘的概念,最近Rivian在美上市,引爆了#滑板底盘#这个话题。
01.Rivian上市滑板底盘从边缘走向主流
就在11月10日,美国Rivian在纳斯达克上市,股价一路飙升,连续收获了5天大幅涨势,最高市值1500多亿美金,折合人民币1万亿元左右,一举超越拥有百年历史的福特、通用等,成为了全球第三大车企,仅次于特斯拉和丰田
Rivian 在资本市场受到投资者关注与追捧,除了美国皮卡市场前景广阔以及获得亚马逊订单与投资背书等外部因素以外,Rivian 的内部核心武器--滑板式底盘平台
“滑板式底盘平台是 Rivian 旗下所有电动汽车的核心。”创始人R.J 曾表示。
Rivian 滑板底盘
按照 Rivian的规划,不管是自己的电动汽车产品,还是为亚马逊、福特打造的产品,都会在这个平台上进行开发。
迄今为止,Rivian发布了两款车型,一款是皮卡R1T,一款SUV R1S,都是基于滑板底盘平台打造的车型。
Rivian滑板底盘的核心技术在于分布式驱动,有4个分布式独立驱动的电机系统,在行驶中可实现每个轮子的独立电子控制,是最接近于“轮式机器人”的架构,符合下一代智能汽车软件定义底盘的技术趋势。
皮卡R1T与SUV R1S
不过,在Rivian上市之前,滑板底盘几乎很少受到外界用户以及主机厂的关注。
02.滑板底盘·新势力造车选择
“颠覆性技术永远在发生,而且是从边缘性的地方出现。新技术风险高、未被市场验证,大公司没有人愿意进入,但创业公司别无选择。这些边缘性领域就是创业公司的突破口,这就是为什么创业型公司很容易颠覆我们目前的科技”。
《失控》作者KK这段话,用在滑板底盘的研发与应用上再合适不过了。
放眼全球市场,目前All in 滑板底盘的企业基本上都是新造车势力,国外企业除了Rivian以外,还有Canoo、REE,国内企业有PIX Moving与悠跑科技等。
1、Canoo
Canoo 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美国的电动车公司,目前推出了三款车型,分别是主打生活方式的 Canoo Lifestyle Vehicle、多用途物流车 Muti-Purpose Delivery Vehicle、Pickup Truck 皮卡,规划里还有一款主打运动的车型,这些产品均基于同一个滑板底盘开发
Canoo 滑板底盘
“我们设计的滑板式底盘结构没有单独的动力电池包,而是将动力电池和底盘集成在一起,减轻底盘重量的同时还可以降低制造成本”Canoo联合创始人phil weicker在接受外媒采访时表示。
此前,苹果公司有意收购Canoo,也是因为对滑板底盘产生了兴趣。
Canoo滑板底盘及产品矩阵
2、REE
REE是一家总部位于以色列的公司,在 2021 年消费电子展上,REE 展示了其获得专利的 EEboard 和 Ecorners 滑板底盘,目的是以一个通用电动车底盘,用同样的框架满足不同车型需求。
“REE努力创造一个通用性极强的基础平台,合作伙伴和客户可以根据他们的确切需求在上面搭建他们需要的各种电动汽车。”
REE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Daniel Barel如是说。
REE滑板底盘
3、悠跑科技
悠跑科技是一家刚刚成立不到1年的公司,由原长城电动车品牌“沙龙”负责人李鹏创办,致力于滑板底盘的研发,降低造车门槛,有点类似于智能电动时代的“麦格纳”
悠跑科技希望通过“软硬分离”的模式,新车开发周期可以缩减至12个月内,开发成本缩减至1亿美元。不过目前悠跑科技的滑板底盘产品处于研发状态,没有正式发布和面向市场,暂时没有更多的信息
4、PIX Moving
PIX Moving 起源于美国硅谷,是全球第一家做自动驾驶滑板底盘的中国企业。从2017年开始专注于滑板底盘研发,和Rivian的技术架构一样,也是采用分布式驱动。
据官方资料显示,今年11月发布了第2代滑板式底盘平台,主要用于PIX Moving无人驾驶小巴的整车量产,后期会以Saas形式开源给第三方企业。
PIX Moving 第2代滑板底盘
PIX Moving量产车型-无人驾驶小巴
无人驾驶小巴目前已经下线,正在进行安全性、环境适应性、耐久性与可靠性等各项测试,将在3-6个月后启动规模化量产。
无人驾驶小巴实车路测
从2020年至今,滑板底盘及其整车产品已进入“德国、美国、意大利、瑞士、西班牙、捷克、韩国”等全球20个国家,从数据上来看,与全球同类企业相比,PIX Moving走在了国际化的前列。
PIX Moving 产品矩阵
值得一提的是,与其它新造车势力不一样,PIX Moving从设计到制造,自主研发了数据驱动的工具链。在汽车设计端研发了AAM™算法引擎,在制造端研发了实时成型RTM™数字工艺系统,其目的在于形成“设计-制造”的数据闭环驱动力,从而进一步降低制造成本,推动产品快速迭代,快速市场渗透。
据官方资料,得益于AAM™、RTM™以及模块化架构,PIXMoving为德国某企业打造的产品,在6个时间已经完成了5次产品迭代,即将进入量产阶段。
03.滑板底盘会成为造车的主流趋势吗?
先说结论,从技术发展路径以及自动驾驶时代发展的趋势来看,滑板底盘会成为造车的主流趋势,判断依据如下:
1)滑板底盘可以降低造车成本与周期
由于滑板底盘60-70%的零部件可以复用,在同一底盘平台上搭建不同的车型,无需重复开发,势必可以降低造车成本与周期,特别适合于现在的不擅长底盘硬件研发的互联网造车企业。
“滑板式底盘备受新造车势力青睐,因为它可以让车企能够大幅降低前期的研发和测试成本,同时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实现新车型的批量生产,从而加速实现盈亏平衡。”PIX Moving 创始人&CEO Angelo表示
“假如过去车企一个车型的开发要卖 20 万辆车来回收成本,在滑板式底盘的基础上,由于多车型共用底盘,单一车型卖5万辆车就可以实现盈亏平衡”。
2)CTC技术加持,助推滑板底盘应用
CTC是Cell to Chassis的简称,可理解为CTP的进一步延伸,其实就是将电池变成车体结构,核心在于省去模组、打包过程,将电芯直接集成到汽车底盘上,实现更高程度集成化
目前宁德时代在重点投入研发CTC技术,计划将在2025年面向市场,以CTC技术引入,将进一步降低了制造成本,减少整车质量,实现更长的续航里程,
同时CTC让底盘结构更为简单、平滑,因此底盘架构可以给上部舱体留出更多空间,这样也给未来车型设计带来了更大的兼容性,不会受到太大的结构束缚,从而让滑板底盘更易匹配更多的场景应用。
3)自动驾驶时代,空间属性突出,滑板底盘是基础
随着自动驾驶时代的来临,人类不需要驾驶车辆,此时,车辆就变成了一个可以移动的“第三空间”,而滑板底盘更将成为第三空间的基础。
以Canoo与PIX Moving举例来说。
Canoo该车采用了滑板式底盘结构,能够使其在车身结构的设计上,将车内的空间最大化,比如车内后部是空间极大的乘客座舱,采用了环抱式的座椅设计,不仅可以容纳更多乘客,也为乘客提供了非常宽敞的乘坐环境。
而PIX Moving在产品逻辑上似乎更为激进,在自动驾驶技术的加持下,直接去掉了方向盘、脚踏板以及后视镜等传统机械部件,跳过了普通的造车逻辑。
舱体部分和底盘分开研发,实现分离,因此舱体可以灵活多变,能实现接驳车、咖啡车、电影车、健身车等。
底盘与舱体分离
移动咖啡车
不管是Canoo还是PIX Moving,在相同的尺寸下,基于滑板底盘打造的车型,可以获得更多的空间。
除了以上3点以外,随着用户对于车辆的认知程度提高,个性化需求会越来越旺盛,滑板底盘则更会成为快速造车的选择。
正如欧阳明高院士所述的那样“在同一个滑板底盘上,开发不同的车型,花样可以无限多,个性化非常强”。
而传统的主机厂由于受到既有开发路线的限制,车辆开发成本高昂,周期长,将很难快速满足用户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滑板底盘的出现,将降低制造成本与周期,这无疑将会给汽车设计与制造带来一场新的革命。
— END —
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或改编,未找到原创作者,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