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CAE数值优化轻量化,作者方永利
随机振动是一种只能从统计学意义上描述的振动。它在任何时候的瞬时大小是未知的;相反,它的大小超过某个值的概率是给定的。比如:地震激励,风/波浪激励(建筑),振动器测试(电子装置,汽车零部件)等等。
PSD载荷是通过频域傅里叶变换,然后通过包络生成。
这里可以看出,PSD载荷一般都是通过包络处理的,因此结果一般都是保守的。这和响应谱分析是一样的,输入载荷做了包络处理,响应谱分析给出的峰值也是保守的。
随机振动疲劳分析主要有两个部分,1.结构的频响分析(直接频响和模态频响都可以)获得频响应力;2.疲劳分析,包括PSD载荷输入、概率密度函数选择,材料疲劳性能等。
比如常见的电池包分析中,按照GB/T31467.3 7.1 振动一条要求,蓄电池包需要在振动台上进行三个方向上进行,测试从Z轴开始,然后是Y轴,最后是X轴。每个方向的测试时间是21个小时。测试按下表中PSD值进行。
第一步:进行频响分析(SOL111)
支架底座两个安装点通过RBE2抓到一起,通过SPC1约束123456。随机振动有三个方向,激励PSD载荷按照标准输入。因此在频响分析中需要进行5~200Hz范围的扫频,步长5Hz(freq1),为了保证计算精度,可以在结构响应的峰值位置增加计算频率(freq4)。单位加速度激励通过SPCD施加。结构阻尼为0.05。为了保证和PSD载荷表中的单位保持一致,需要保证频响分析中的单位和系数协调统一,因为PSD输入是按g^2/Hz,因此频响分析的激励需要换算成9810mm/s^2。
特征值提取到400Hz(为保证结果精度,模态提取设置为2倍的激励频率):
计算频率为5~200Hz,步长5Hz,为了保证计算精度,在峰值响应点增加5个计算点:
结构阻尼0.05:
X向激励:
频响应力结果:
X向 Mode1
Y向 Mode1
Z向 Mode1
第二步:进行疲劳分析
(复制以下链接到浏览器打开,阅读完整全文)
https://www.fangzhenxiu.com/post/826411/?inviteCode=z3cyn52KaDHYS
相关阅读推荐:
《ANSYS Workbench2022R1有限元理论与工程实践方法120讲》(免费)
https://www.fangzhenxiu.com/course/4847416/?uri=499_2zruvSd6Q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