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传了一个关于ANSYS随机振动分析的视频(详情请见视频BV1dz411i7rn),视频里面讲了如何进行理论计算,为了方便参考,将计算部分另写成一篇专栏(就是这篇)~
理论计算的意义:由于ansys自身的原因,仿真结果可能会与理论计算结果有很大出入,因此需要将二者比对,若结果相似,则说明仿真是合理的。
理论计算公式:
1sigma下的位置响应
其中,u是给定方位的位移响应,γ是给定阶数下的模态参与系数(模态结果里的PARTIC.FACTOR),φ是给定模态的振型(最大振幅,但是这个模态的振幅是相对值,不是绝对值,因为模态振型是相对量,详情请见视频BV1b541147GU或专栏cv6020223),ε是阻尼,ansys默认为0.02,M为给定阶数振型下的广义质量(对于一阶模态,M=1),f0是给定阶数模态的频率,PSD是功率谱密度(视频中采用PSD G Acceleration,计算方法为PSD=G acceleration*9800*9800,单位为mm^2/(s*Hz))。
对于上式,我的仿真的各值为(视频BV1dz411i7rn给出了上述各变量的获得方法):
γ=-0.0016148;φ=1.617mm;ε=0.02;f0=197.54Hz;M=1;PSD=10*9800*9800
最后计算出u=0.004626mm,仿真结果为0.0065mm,二者不同,但相差不大,因此认为仿真“较为”合理。
这篇先写到这里,有什么意见或建议欢迎留言评论,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