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铣是一种独特的铣削工序,最适合在需要长刀具的较深区域中使用。连续插削运动利用刀具沿 z 轴移动时增加的刚度,高效地粗切掉大量的毛坯材料。径向力减小后,就可以使用细长的刀具并保持高的除料率。插铣使用狭长刀具装备,非常适合对难以到达的较深壁进行精加工。
使用插铣对轮廓铣形状进行粗加工,通常会留下较大的残余高度和台阶。在后续工序中使用过程工件,以使余量更一致。
插铣的明显特性包括:
插削区域
插铣在插入的最深处开始。随后每个连续的区域都忽略前一个区域。
型腔有多个区域时,可将其分组,然后按自下而上的顺序切削。下图说明多个区域的切削顺序样本。
自上而下切削
因为插铣是自下而上工序,要自上而下切削,必须创建多个工序,每个工序的范围都在上一个工序的范围之下。第一个工序的范围将是从部件顶部到某些中间层,再到其下的层,等等。在每个工序中,切削仍是自下而上的。
位于何处?
应用模块 | 加工 |
命令查找器 | 创建工序 |
对话框中的位置 | 创建工序对话框→[有效工序类型选项]→工序子类型组→PLUNGE_MILLING |
通过插铣进行粗加工
插铣的粗加工选项与型腔铣类似。
几何体
用于粗加工的插铣几何体与型腔铣非常相似。它:
注释 | 毛坯不是粗加工工序所必需的。如果型腔是封闭的并且没有毛坯,则从假定的毛坯顶部开始插入。但是,建议您定义毛坯几何体,因为假定的毛坯可能无法反映您的意图。 对于精加工工序,忽略定义的毛坯(轮廓铣切削方法),并且此选项不可用。 |
切削模式
切削模式选项往复、单向、单向轮廓、跟随周边和跟随部件用于粗加工。以下规则适用于跟随部件模式,以便优化用于粗加工的插铣刀轨:
过程工件
插铣利用使用 3D 过程工件选项进行粗加工。
关于此选项的更多信息,请参见过程工件 (IPW)。
通过插铣进行精加工
对于通过插铣进行的精加工,使用轮廓切削模式并指定切削区域几何体。
轮廓铣
插铣所具有的精加工选项与深度轮廓铣类似。以下规则适用于轮廓铣模式,以便优化插铣刀轨进行精加工:
毛坯
插铣不使用毛坯几何体、过程工件和最小材料厚度进行精加工。它将忽略毛坯和几何体组中包括的 IPW 几何体。
这些选项不可用于轮廓铣切削模式。但是,如果您更改为任何其他插铣切削模式,则又可使用这些选项。
注释 | 由于轮廓铣不使用过程工件,因此先前的 IPW 工序可以过时,而不会影响精加工工序。 |
插削运动在当前插削位置的切削区域顶部开始。插削按顺铣/逆铣顺序排列。
使用非对中切削刀具时,软件假定切削宽度足够大,可在一条刀路中切削整个毛坯。不支持其他侧刀路。
不支持其他侧刀路
延伸
可以在延伸刀轨时使其超出选定的切削区域几何体,方法是通过指定在边上延伸距离(切削参数对话框,策略选项卡)。
延伸距离 (A)
这就可以在各个方向延伸切削区域,除非延伸会与部件(底面几何体等)碰撞。在切削区域内存在多个连接的曲面时,仅延伸边界。
如果定义了切削区域和在边上延伸,则切削层延伸超出切削区域顶部和底部的距离就是该延伸距离。如果更改在边上延伸值,则切削范围随新的边缘延伸而更新。
带有底面的壁
当底面与正加工的壁相邻时,刀轨在壁的底部停止。
所有部件/底面余量均已给定,如果加大余量会导致过切或碰撞,则忽略或修剪已加大的余量部分。NX 总是尝试在切削区域之上和切削区域之下使插削延伸的距离等于竖直安全距离。如果存在相邻的底面几何体,则 NX 延伸插削,除非它到达底面几何体加上底面余量及该安全距离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插入在底面余量高度处的底面之上终止。
在下图中,A = 竖直距离,用于在切削区域之上和之下延伸切削;B = 竖直距离,用于控制与底面的距离。
带有底面的壁
A = 竖直安全距离,用于在切削区域之上或之下延伸切削。
B = 竖直安全距离,用于控制与底面的距离。
退刀移动
沿与切削区域垂直的方向测量退刀角。
带斜坡角的退刀运动
带拔模斜度的壁
插铣适用于对立壁进行精加工。对于带拔模斜度的壁,NX 将创建多种深度加工的插削。等高线的计算基于指定的步距和向前步距值。
带拔模斜度的壁
双向插削精加工
在插削方向设置为向上切削和向下切削的情况下,沿部件壁进行步距运动。只要可能,在边上延伸距离就可应用于从部件几何体上移走刀具。
双向插削模式
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或改编,未找到原创作者,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