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H法解析圆柱形航行体入水冲击特性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从上个世纪 20 年代起,众多学者就从理论上和实验方面进行着手,对入水冲击现象、冲击载荷变化规律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通过对入水冲击问题的国内外现在进行调研发现,入水问题的研究对象多集中在小型运动体(如楔形体、圆柱体、射弹等),对于大尺度航行体入水冲击问题研究较少,对此有许多重要问题尚未得到解决,一方面是由于大尺度航行体高速入水进行试验的成本较高、测试难度较大,根据已公开发布的文献,国内仅有部分水池支持实验测试但研究深度和广度较为有限,尚无法为该类研究提供成熟的技术支持。另一方面,大尺度航行体高速入水时间极短,对于速度、载荷等的监测和计算难度较大,因此采用仿真方法对该过程进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2 计算模型


3 LS-DYNA计算模型

图2.png

基于SPH法圆柱形航行体入水冲击特性的图7


4 计算结果

图3.png

图4.png

基于SPH法圆柱形航行体入水冲击特性的图10

航行体入水的过程包括撞水、侵水、全沾湿后航行主要阶段。 撞水阶段指的是,运动体在其头部接触水面的极短时间内,头部与水面发生碰撞。 当第一阶段撞水结束以后,高速航行体以一定速度向四周排水,使周围水体发生流动,随航行体进入水中体积的逐渐增大,自由液面的隆起也变得越来愈越大,与水的接触面随之增大,从而扩大了航行体的沾水面积。此阶段称为“侵水阶段”。全浸湿后运动阶段作为航行体入水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航行体表面的空泡完全消失,整个弹体表面都与开始水接触,之后运动体进入了受控的弹道状态。


5 小结

本文主要针对圆柱型航行体入水的载荷特性展开了数值仿真研究,但是鉴于研究的局限性,尚有许多问题需值得深入研究:

1)入水过程时间极短、受力变化复杂,该过程中航行体的运动稳定性和结构稳定性较为重要

2)对于局部某点的载荷速度变化比如航行体头部区域进行持续监测,可以更好地反映载荷特性。

3)需要从航行体材料和弹性等的变化方面进行仿真研究或实验。

 

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或改编,未找到原创作者,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

QR Code
微信扫一扫,欢迎咨询~

联系我们
武汉格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经开区科技园西路6号103孵化器
电话:155-2731-8020 座机:027-59821821
邮件:tanzw@gofarlic.com
Copyright © 2023 Gofarsoft Co.,Ltd. 保留所有权利
遇到许可问题?该如何解决!?
评估许可证实际采购量? 
不清楚软件许可证使用数据? 
收到软件厂商律师函!?  
想要少购买点许可证,节省费用? 
收到软件厂商侵权通告!?  
有正版license,但许可证不够用,需要新购? 
联系方式 155-2731-8020
预留信息,一起解决您的问题
* 姓名:
* 手机:

* 公司名称:

姓名不为空

手机不正确

公司不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