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墙板作为建筑结构中的主要保护构件,既要承担载荷的作用,还要阻隔室内室外的热交换。研发墙体的力学性能以及热工性能,可为墙板的设计应用提供有力的依据。
本文在基于前章对墙板热学性能模拟分析的基础上,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墙板的力学性能进行模拟分析。
本文的模型采用的为夹心墙体,单元采用固体单元和梁单元,材料选用混泥土和钢筋材料,得到了夹心墙体力与位移载荷的曲线,同时得到极限抗弯强度。
一、模型的处理方式
ANSYS中对钢筋混凝土墙板模型的处理方式主要分为两种:分离式和分布式。分离式模型主要考虑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和滑移;而分布式假定混凝土和钢筋粘结很好,钢筋在混泥土中均匀分布。混泥土单元一般采用SOLID65单元,可以定义实常数R,来定义配筋的材料以及配筋的参数,如:体积率、方向角等。分离式模型需要用到link单元或者beam单元,link单元不能承受弯曲,而beam单元可以承受弯曲。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单元。
本文选用的是分离式混泥土模型,采用SOLID65+beam188单元进行模拟。模型的建立效果如下图1所示。为了方便对模型进行网格的划分和载荷的施加,我们对模型进行了不同位置处的切割。
图1 复合墙板的有限元模型
二、网格的划分
混凝土的本构关系可以分为线弹性、非线性弹性、弹塑性及其它力学理论等四类,其中研究最多的是非线性弹性和弹塑性本构关系,其中不乏实用者。采用tb,concr,matnum则定义了W-W破坏准则(failure criterion),而非屈服准则(yield criterion)。定义tb,concr一般需要定义四个参数,分别为开口剪力传递系数(一般设为0.3~0.5)、闭口剪力传递系数(一般设为0.9~1)、单轴抗拉强度以及单轴抗压强度。
W-W破坏准则是用于检查混凝土开裂和压碎用的,混凝土的塑性可以另外考虑,当然塑性是在开裂和压碎之前,因为在材料破坏前才具有塑性。定义tb,concr matnum后仅仅是定义了混凝土的破坏准则和默认的本构关系,即W—W破坏准则(即混凝土开裂和压碎前均为线性的应力应变关系,而开裂和压碎后采用其给出的本构关系)。屈服准则可另外定义,随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在ANSYS里面有双线性随动强化模型、多线性随动强化模型,双线性等效强化模型、多线性等效强化模型。
本文混泥土的屈服准则选用的是多线性随动强化模型,定义了混泥土模型的应力应变曲线;而钢筋的屈服准则选用的是双线性随动强化模型。混泥土的应力应变曲线如图2所示。
图2 混泥土多线性随动强化模型应力-应变曲线
网格的划分中,如果是分离式模型,则混泥土节点需要与钢筋节点采用耦合,或者利用相同的节点方式进行连接。考虑到收敛问题,一般混泥土的网格尺寸不应小于5mm。
本文采用共用节点的方式进行solid65单元和beam188单元的划分,beam188单元在定义的时候需要定义实常数,即梁单元横截面相关的几何参数。Solid65单元采用六面体网格化分方法,划分时单元尺寸设置为30mm,网格划分效果如下图3所示。
图3 网格划分示意图 (a)solid65单元(b)beam188单元
三、载荷的加载
对于ANSYS求混泥土的极限载荷有两种加载方式:
本文采用位移加载的方式。相对于力加载,位移加载在求解速度上更有优势。
原因如下:涉及到塑性求解时,有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可知,材料的弹性模量不是定值,每一步求解中的材料弹性模量利用的是上一步的弹性模量值,而加载力之后,根据上一次的弹性模量求位移,进而求得应变,根据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得到材料此位移下材料的真实弹性模型,与上一步的弹性模量指进行对比,进而更新第一次用的弹性模量,反复更新才能计算收敛。
而位移加载,直接算得应变,根据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可得到弹性模量,进而得到力,不用反复更新弹性模量,求解效率大大提高。
本文采用第二种求解方式,在复合墙板的正中加一个大的位移,根据底部固定节点的反力从而得到加载复合墙板上的载荷,同时利用acel命令流对钢筋混泥土的重量进行加载。相应的加载曲线如下图4所示。
图4 墙板的位移加载示意图
四、求解器的控制
ANSYS混泥土的非线性计算收敛是非常困难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网格密度、子步数、收敛准则等。
本文在求解器的控制中打开了大变形选型、预测选项、位移、力、力矩的收敛准则为5%,平均子步数为200。
五、结果的分析
模型的载荷—位移曲线如下图5所示。由图5可知,在变形量为0~0.489mm时,模型所受的力随位移的增大而增大,当位移为0.48891mm时,载荷达到最大为2.538kn,而后随着位移的增大,力迅速下降,后随着位移的增大力缓慢上升。可知,在位移为0.489mm时,混泥土发生断裂,因为当混泥土发生断裂的时候,力会随着位移的上升而突然下降。此时承受的力为2.538kn,即模型能承受的极限载荷为2.538kn。
图5 墙板的载荷和位移曲线图
另外一种采用力加载的方式,求得的极限载荷为2.6kn,和位移加载的方式相差在2.4%。充分证明了两种加载方式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图6 极限载荷下模型的等效位移和等效应力示意图(a)等效位移(b)等效应力 在相应的位移下,模型的等效变形量和等效应力分别如下图6(a)、(b)所示。
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或改编,未找到原创作者,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