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SHPB数值模拟的研究已较为深入,模拟优势主要在于可通过修正参数使模拟结果与实际一致,以此为基础对材料的动态破坏过程及更为复杂的工况进行模拟研究,主要研究对象主要分为混凝土、岩石、金属、陶瓷等材料,并通过LS-DYNA中的RHT、HJC、JC、K&C、CSC等材料模型来模拟上述材料在中高、高应变率荷载作用下裂纹扩展及损伤规律,试件往往采用的是均质模型。
近年来,关于非均质模型的研究已取得一些进展:
1.《Study of concrete damage mechanism under hydrostatic pressure by numerical simulations》一文中建立了考虑骨料、砂浆的两相混凝土模型,并采用“背景投影法(网格映射法)”建立了六面体非均质混凝土有限元模型。
2.《3D mesoscopic investigation of the specimen aspect-ratio effect on the compressive behavior of coral aggregate concrete》一文中建立了考虑界面层(ITZ)、骨料、砂浆的三相混凝土模型,并采用“背景投影法(网格映射法)”建立了六面体非均质混凝土有限元模型。
3.《基于三维随机细观模型的珊瑚混凝土力学性能模拟》一文中建立了考虑界面层(ITZ)、骨料、砂浆的三相混凝土模型,并采用“背景投影法(网格映射法)”建立了六面体非均质混凝土有限元模型。
相比均质有限元模型,非均质有限元模型的仿真结果可信度更高,仿真效果更好,与实际破坏情况更为吻合,该方法具有广泛的运用前景,可用于静态力学试验、动态力学试验、爆破领域、建筑结构领域等。
在有限元分析中,网格质量的好坏极大程度影响模拟的收敛性,尤其对于显式动态分析案例中,为了避免网格畸变导致计算时间长、计算结果不收敛等问题,大多采用六面体网格进行计算。因此,本文对非均质纤维混凝土模型分别进行了四面体网格、六面体网格划分的对比,并对该类网格划分问题的步骤进行阐述。
步骤一:采用Python、Fortran、APDL等编程语言生成随机骨料及纤维,判定骨料与骨料之间,纤维与纤维之间,纤维与骨料之间互不侵入。基于此,生成骨料半径、中心坐标,纤维起始点和终止点的坐标。
步骤二:将坐标信息导入ANSYS或ABAQUS中,结合软件自带建模语言进行建模及网格划分,四面体网格可通过hypermesh进行精细网格划分,也可采用自编网格投影法进行六面体网格划分,不同方法均存在利弊。六面体网格计算时间大量缩短,但骨料形状为类球体,是否能投影为球体与单元网格尺寸大小有关,四面体网格计算时间较长,划分形状与球体基本一致。
步骤三:进行材料、单元幅值,开展不同有限元分析。
综合该段时间研究,对该类模型问题进行了总结,笔者认为不同代码功能不一,运算效率不一,难点主要在不同软件之间的交互衔接,而不单单是细观模型的生成,理解思路可发现,不同编程语言建立的模型都可通过唯一方式进行处理,处理出的模型及网格又可无损导入ls-dyna,abaqus,flac3d,APDL等有限元软件中。为使所有代码都可发挥因有的功能。本贴提供已跑通源码及网格映射代码,目的为了节约初学者对于该课题研究的时间成本,也供大家举一反三!
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或改编,未找到原创作者,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