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年前一个在中科创达的同事给小日子做了一个电子产品,当时他的产品出现板子高温失效的问题。他问我是否可以做个仿真试试看是哪儿造成了失效。虽然做汽车电子的结构与散热设计。由于当时的结构仿真用ansys,热仿真用flotherm,没有研究出来两个软件耦合的路径。于是尝试使用了solidworks的simulation及flowsimulation耦合测试,鉴于simulation的求解器总是出现问题,于是没有帮上忙。这个需求一直在心里有记挂,想着找时间搞通流程。
成年人的世界就是无法平衡工作,学习,爱情,家庭和爱好。于是一拖再拖~~~
好在最近工作上能够挤出时间来研究研究PCB的热应力。
由于现在热仿真都是用flothermxt(以下简称flo),其结果文件我看可以导入到西门子的力学仿真软件内,但是鉴于学习西门子的力学仿真软件的难度,个人觉得要比学习icepak的难度要高一些,所以就开始了ansys系统内的热固耦合仿真尝试。
首先学习了下icepak的板级仿真,发现icepak(经典版,没有用过AEDT)的板级仿真就是把pcb的轨迹线拓扑到PCB的板子上。相对flo可以真实建电路的轨迹线来说,确实简单省事以及高效一些。
掌握了icepak的板级仿真之后,就在考虑如何将PCB导入到静力学模块里面,后来查资料及多次尝试。摸索出了正确的allegro导出odb++文件的设置,正确将ODB++文件导入到静力学模块方法。
最终实现了板级的热固耦合仿真。不过个人猜测如果要做详细的板级热固耦合,或许西门子平台会有更好的效果。毕竟flo是可以支持详细PCB电路3D建模;
如上图所示:icepak的PCB轨迹线导入效果,无法实现电路的精准建模;
如上图所示:flo的PCB详细建模效果;
工作流如下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