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于金戈铁马、鼓角争鸣中,思想的角力亦是精彩非常。儒墨道法,自不必多言,名家巨擘更是颇多意趣,别具一格。公孙龙子"白马非马"的狡黠,时至今日,也颇值得玩味。
"马"者,名也,概念也,是从特殊中提炼出的一般。"白马"者,实也,具象也,是符合一般的特殊。两者对立而统一。公孙龙子将其完全对立,乃诡辩之术,实不可取。虽不可取,作为一名EP爱好者,我从中不由生出了疑问——EPLAN部件数据中何为"名"?何为"实"?
 
    EPLAN部件数据分级
易盼官方将部件数据分为7个层级。这是从部件数据的精细度方面划分的,并不能体现各层级数据之间的主次关系。那在这7级数据中,是什么揭示了部件在功能方面的本质呢?我想,除了功能模板,也别无其他了吧?实在是没有别的部件数据,能像功能模板这般,简洁、直接地定义部件的功能了!
可是光有定义,便能准确描述部件了么?显然是不行的。这个和相亲倒是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假如媒婆只是和男方说,对方是女的、活的,我想我肯定是没什么兴趣见上一面的。但是假如媒婆说女方是肤白貌美、乖巧可人,甚至还尊老爱幼、勤俭节约,更难得的是家境优渥、有房有车,那我觉着倒是可以尝试一下跨越门户的爱恋,无论成功与否,也不失为一段佳话。恋爱的双方总是被对方的某些特质而吸引的,而不是单纯的性别。媒婆关于女方外貌、性格、品质、家境的描述,使得这个“对象”更加具体。
同样地,在EPLAN中,我们通过功能模板来给部件数据“定性”,通过图形宏为其“定形”,通过技术参数来描述其“品质”,我们甚至可以通过自定义属性来描述其“特质”……。只有将所有的这些有机组合起来才能完整准确地描述一个部件。从这个角度而言,制作部件的过程也是一个熟悉部件、了解如何使用部件的过程。
既然如此,我们在创建部件时,除了定义功能模板,还应对其他必要的属性字段进行填写,并且如果这些属性字段与功能模板之间存在联系,还必须与功能模板一致。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连接点排列样式中的连接点代号、插头代号必须与功能模板中的连接点代号、插头代号一致。否则,在3D布局空间中,将无法正确生成布线。抛开严谨的逻辑分析,单单从“名”与“实”之间的关系入手,也是可以解释的,毕竟“名实相副”才更有利于我们认识事物。其实,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我们不妨从“部件创建”这个范畴中跳脱出来,在更为宽泛的广延里去讨论体现部件本质的功能模板到底是怎样去发光发热的。
最直接地体现功能模板作用的例子便是“智能选型”。当我们在原理图中插入符号之后,可在符号属性对话框的部件页面进行智能选型。在智能选型对话框中,软件会自动筛选出符合条件的部件。那么软件是根据什么条件进行筛选的呢?首要条件就是功能模版。
首先我们要明确,符号不是孤立存在的,任何符号都是元器件功能的图形化表达,因而符号本身也是有功能定义的。软件在进行智能选型时,会根据符号的功能定义,从部件库中筛选出与之匹配的部件。换言之,功能模板是进行智能选型的前提和基础。这和某些心灵鸡汤的逻辑如出一辙——唯有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才能真正得到什么。而我们正是通过功能模板来告诉软件,我们想要“什么”。
行笔至此,似可以收束全文了。从前就感觉德国是一个蛮奇特的国家。除了在工业领域独领风骚外,其在哲学思想领域的成就也是耀眼夺目。EPLAN是一款源自德国的电气设计软件,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除了要学习基本操作和基础概念外,不妨从一个更高的维度去体验和理解其内部的逻辑,这样或许可以看到更多不一样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