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软件在工业设计的学习和工作阶段都比较棘手的一个问题,我们经常会说每一个软件都有自己适合的某个阶段,或者某个目的。
但是,贪心的人类啊。就还是想要熟练掌握某一个软件,然后用它去做一切。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到底有没有这么一个软件。
#1 模型,从无到有
当工业设计流程到了计算机三维建模的环节,可以细分为四个阶段。我先为大家分析一下这几个阶段,方便大家能够更好的了解什么样的软件能够更好的对应到这些细分过程中。 第一阶段 这是一个基础的草模阶段,也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
在这个环节,对未来的产品形态有比较高的要求,基本上需要反映出未来产品的具体形体和尺寸比例关系。大家可以先制作一个手工模型,因为之后的计算机三维建模大概率需要借鉴手制的模型。 如果大家的项目对人机工学有比较高的要求,比如手持和穿戴产品的设计流程,在这个环节体现的就比较多了。
草模阶段我的建模作品
第二阶段 这是初级外观建模阶段,依旧属于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在这一阶段未来产品真实外观的所有细节,都应该被尽可能的设计和表现出来,比如:电源、人机交互区域、分模线和各种进风排气口等。 同时如果尺寸上没有特殊情况,比如对象产品的真实尺寸过于庞大,大家都应该按照真实的尺寸和比例建造。因为这个阶段当中的模型,是在预定的使用场景中进行评审的关键因素。
初级外观建模阶段我的建模作品
#2 模型,从有到精
有了前面两个阶段的铺垫,大家的作品应该也已经初具雏形,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将原本的模型进行升级和改造。
第三阶段 这里可以看成是初级外观建模的升级阶段,我习惯称之为全功能建模阶段,即完成从无到有后的细节完善阶段。这个环节的建模是为了在之后的方案评审中,证明其可行性和稳定性。 在第三阶段的模型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有完整部件分模的零件和厚度的体现,同时包含内部大部分零件的建模并展现系统的分布,使人能在比较短的时间里看出产品的工作原理。
一般来说,学生时代和申请院校的作品集到第三阶段就到头了。但是我相信大家学习工业设计的目的,不仅仅是到申请到海外名校为止。
第四阶段 这是全工艺技术算计三维模型建模阶段,也是第三个阶段的模型以工程师角度大改升级的版本。 虽然在第三阶段可以在渲染图上产生相当经济又惊艳的视觉效果,但是一个关键问题是。在真正的工业面前,产品的各个零部件应当怎么被生产出来是没有被交代清楚的。 设计师的有限训练时间,显然不足以能够完整而稳定的完成产品设计的生产阶段所需的内容,因此这时就需要工程师来帮忙了。 他们能够通过大家第三阶段的模型,判断出哪些零件需要重新开模自产,那些零件可以依赖零件供应体系中已经成熟的标准化零部件。
全工艺计算机三维模型建模阶段(Catia) 看到这里同学们或许觉得这一步和自己关系不大,其实这一阶段工作的开展是完全建立在前面三个阶段模型的基础之上的,而第四阶段又和最终的商业化息息相关。 那么想要申请偏商业院校,或者制作偏商业项目的同学,就应该在这里提起高度重视了。
在作品集审核阶段,导师其实就是我们的工程师,他们需要从大家的建模作品中看到工程师想要看到的东西。
#3 一个软件打天下,行吗?
在弄清了四个阶段之后,我们就可以基于各个软件的特性对号入座了。我先来给大家讲述一下,设计软件中的一些分类。 首先,自1982年第一次使用计算机三维技术开始辅助设计之后,所有使用这种技术进行设计的软件都可以被称之为CAD,即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但是他们在运作和建模原理上会有一些区别: 第一种基于数学原理的Nurbs体系三维模型软件,以犀牛(Rhinoceros)和Alias为主,它们一般是CAD类软件比较明确的指代。
Nurbs体系-犀牛(Rhinoceros)我的建模作品 第二种是Parametric solid modelling体系的,以solidworks,Catia, Creo这类软件为主。这些软件通常还会被称之为CAM或者CAE软件,即计算机辅助制造/工程类软件。
第三种则是多边形建模软件,比如C4D、Maya和3Ds Max。
多边形建模体系-3Ds Max界面 回到建模过程当中,在第一个阶段基本形态是最主要的,所以这个阶段的建模可以相对更加感性和虽以,保证模型本身看着舒服即可。 那么这个时候,相对容易建模的3Ds Max,、Rhinoceros,或者C4D这样的三维建模软件比较合适。 同时,在前文提到的手工模型,可以使用三维扫描仪进行扫描得到自动生成的多边形三维模型。 到了第二阶段,使用犀牛或者Alias这样的Nurbs体系三维模型软件基本就是一件板上钉钉的事情。
也有人会喜欢使用Parametric solid modelling原理工程软件完成第二阶段的建模,但总体上而言工程软件并不总是适用于第二阶段的建模是涉及到的从无到有的设计创作。
这就涉及到了CAD和CAM两种软件之间的区别,3Ds Max和C4D之类的多边形建模软件在这一阶段被我直接排除的主要原因是这类多边形建模软件在制作的时候不太需要注重尺寸,而模型的比例也只是在视觉上差不多就行,这样的方法出来的模型除了视觉展示之外在实际的设计流程中是基本没有其他的作用和价值的。
到了第三个阶段使用Parametric solid modelling体系的软件和nurbs体系三维模型软件几乎都可以,完全基于个人使用的习惯。 不过在nurbs体系三维模型软件中,因为可以随意拖动各个建模的的物件,因此在使用nurbs体系三维模型软件类似于现实情况中的工作台组装流程,即在同一个世界场景中的任何一个区域完成零部件的建模,再通过拖拽把这些零件组装起来。 到了最后一个阶段,反而nurbs体系三维模型软件不常用了,因为最后一个阶段我们更多考虑的是现实,当我们在真实的生产模式下我们需要考虑的不仅仅只是外形,或者产品表面细节特征,又或者零件与系统。
同时还涉及真实的生产工艺,比如公差,材料厚度,排线,温度控制等运作因素,因此缺乏这些因素运作模拟的nurbs体系三维模型软件,面对真实世界的挑战很难单独做出一个完整的回应,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也只能让CAE/CAM软件来独当一面了。 最后,虽然软件有很多,但重要的还是对一个软件的彻底了解,一般来说能够在我所谈论的四个阶段中各有一个能够对应软件就非常完美了,但是如果能够对其中一个软件非常了解的话,那么同学们想要依靠一个软件做完从第一到第三阶段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为爱发电,福利来袭
1、评论区敲“1”的建模直播学习课程(课程内容:建模基础,四足动物模型,动画场景模型,角色制作,武器模型,人体裸模)
2、课后还可领取建模萌新入门材料(包含:建模软件安装包,插件,干货满满!!)
3、答疑解惑,作品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