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说自律的人都会把自己的时间安排好了,如果没有任何异常,一整天的计划就会执行到进入梦中。我很想成为他们那样自律的人,我不羡慕他们的自律,我羡慕他们的时间安排,可以自由自在地安排自己的时间。
每天都会面对着各种突然事件,所谓的自律根本就不成立。所以我一直很羡慕那些自律的人,羡慕他们的时间自由。我属于没有自由时间的那一种人,每次的计划都过不去第二天,时间管理APP倒是挣了我的钱,我也一直没有用上。
因为今天的我都不知道明天要做什么,因为面临着一大堆的事情时,往往是身不由己。时间管理等方法我都会,会又如何?太阳每天都在,但是见到亮丽的阳光每天都能做得到吗?或许空姐可能会见得更多一点,但不表示“大宝,天天见!”
很早就抛弃了自律这个词了,因为没有这个条件,也就不需要保留这个词语了。我看了一下自律的解释,我不是一个自律的人,至少对我来说按时吃饭,医生已经苦口婆心地跟我说了N次“胃溃疡需要按时吃饭”,我直接回一句:“咱俩换种方式可能会好一点儿!”
更文吗?书简还有个7日休一天的做法,一日无休的话早就断更了。《得到》中签到,我都坚持了70多天了,结果就没了。所以有时书简设计这种制度是带有鼓励的机制,如果连日更都没有去玩过,就浪费了书简的一片苦心。
而更文我基本上没有固定的时间,甚至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写,用电脑写还是手机都不知道,反正闲着时就写作一下,毕竟写作对我来说重点是提高我自己。
想一想更文本身就是件好事情,然后自己还在这个基础上再一次引导自己往上走,相当于一种复利的模式。但有没有效果呢?我是感受到效果的,成绩有多大呢?未知。很正常的未知,很多事情是在未来发生的,今天的学习知识很大的可能是在未来使用的,而不是现在。能现学现用的更多的是操作,比如Photoshop,AutoCAD,SolidWorks,OFFICE软件,这些知识就是边学边用的。但是提高个人的认知不是短时间奏效的。即便看一部电视剧都需要几天才能看完。想一想自己的认知在一秒钟内就得到提高,这种可能会发生吗?
时间的不可控性就决定了我们只能安排自己,而不能把时间储存起来等到闲时再用。目标可以分解出更多的细小目标,用细小目标去应对时间,那么在碎片的时间里就能完成各种细小目标,慢慢叠加就能完成任务。有时更文我就是这么玩的,先写个100字以上,这是个小目标,完成更文后,然后明天抽空再把文章补充到800字以上。
书本也是这样一页一页地翻开了,文章有时也是在手机上输入多几个文字,有很多事情都是碎片化合成。以前的计划今天要做什么,明天要做什么,计划得很漂亮,但是计划的经济只是计划,市场经济才是主流。
学会积沙成塔,不要在意是否自律,因为最终目标都是想要个好结果。和尚天天提水,也就满了个水缸;几天暴雨下来,就能淹个城。
时间不可控,但是自己是可控的,人生是动态的,社会是动态的,世界也一样是动态的,用动态应对动态或许比用静态去应对动态更适合。还记得刻舟求剑吗?人生的船在漂,刻下的记号只是个记号。
如果需要刻下一个记号,那么我会刻下三边静,因为人类的认知下,方向应该是有四边的,还有一边静不静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