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拉刀容屑空间不足:
拉刀属于封闭式切削的刀具,如容屑空间不够,切屑将堵塞在容屑槽内,而使拉削力急增,导致刀齿损坏或拉刀折断。为此,使用外购拉刀拉削时,应先核算拉刀的容屑系数K。须使容屑槽的有效面积大于切削层截面积,即 K=(πh2/4)/(L0hD)>1h为容屑槽的深度;L0为拉削长度;hD为切削层厚度,组合式拉刀上hD=2fz,见图1,式中f2为齿升量;K为容屑系数,它的大小与被加工材料和齿升量有关,通常可取K=2~3.5,加工铸件和齿升量大时K取小值。
3、刀具几何参数不当:
拉刀前角选用不当,后角太小或刃带过宽,精切齿上磨的分屑槽为U形槽,切削条件差,刀齿磨损快,严重时会使拉刀卡住在工件孔中,使拉刀折断。拉刀前角通常可取5°~18°,拉塑性材料时可取大值,拉脆性材料时取小值。拉刀后角,切削齿上可取3°±30°,校准齿上可取1°±30°。刃带宽度通常粗切齿和过渡齿上为<0.2mm,精切齿为0.3mm,校准齿为0.5mm~0.6mm。此外,在精切齿上应磨圆弧形分屑槽或角度形(V形)分屑槽。
4、齿升量不当:
如刀齿上的齿升量过大或不均匀,或个别刀齿上的齿升量过大,使切削力过大或产生颤动,而使刀齿损坏或拉刀折断。为此,须控制拉刀每个刀齿上的齿升量,当个别刀齿上有损伤、缺口或崩刃时,应将该刀齿磨去,再把其齿升量均匀分摊到其他各个刀齿上。
5、拉刀刃磨退火:
重磨拉刀时不能进刀太快,吃刀过大,以免产生刃口处过热退火和烧伤等现象,而使刀齿磨损加快和拉刀寿命降低。所以,重磨拉刀时必须精细操作。
6、工件预制孔尺寸不当及拉削长度过长:
工件预制孔直径偏小,当拉刀前导部强行通过时,容易使拉刀卡住而折断;或当工件预制孔直径过大,造成孔的偏移而使拉刀折断。为此,拉削时必须选用合适的预制孔尺寸,一般拉刀前导部直径尺寸等於工件预制孔的基本尺寸,公差带按f7。此外,被拉工件的拉削长度也不能超出拉刀设计时规定的长度,以免同时参加工作齿数增多,切削力过大而使刀齿损坏或拉刀折断。一般拉削长度都列印在拉刀的颈部上。
7、工件定位不良:
如工件基准端面与预制孔的垂直度差,夹具支承面处有切屑,拉刀产生下垂,拉削时拉刀相对工件歪斜等,都会使刀齿上负荷不均匀,造成很大弯曲而使拉刀折断。为此,须控制预制孔中心线与工件基准端面的垂直度为0.02~0.05mm/100mm;定位基准端面应尽可能大,不应有中凸,表面粗糙度Ra<3.2μm;或采用浮动支承的拉床夹具;对长而重的拉刀,还可使用后托架支承拉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