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顶延时顶出技术实例解析

在加这个柱子前,模具基本上还算是比较顺利的。谁知道偏偏就在量产前加了这么个柱子,柱子高度105,产品上已经存在4个同样高的柱子,但是在外侧有偷胶,不会缩水,但是新加的柱子则没法在外侧偷胶。当初改模的时候恰好我比较忙,是部门另外一个同事帮忙改的,105mm高的柱子没有做出模斜度,但那套模具的顶出行程是80mm,再因为结构的需要,延时顶出10mm,实际有效顶出产品的行程只有70mm。试模的时候司筒内针还有30mm没有出来,而司筒内针基本上也是没有什么斜度的,取产品的时候取不出来,摇得几下内针给摇弯了。这是一个M3自攻螺丝柱,
有效部位其实也就10来毫米。于是钳工师傅将内针用打磨机打短了,这样外侧缩水又很严重,而那个地方又偏偏是外观面。
  p122
  可以说,这个柱子的设计最初先的产品设计到后来的模具设计,都是不成立的,用粗俗一点的话说就是都在胡搞!产品设计根据需要加一个柱子,模具设计根据产品按图更改。在解决不了问题的情况下,只能做斜顶偷胶了。但是有个甚为担忧的问题就是:这套模具的顶出是延时的,由模具截图可以看到,推板需要在推出一段距离后才接触到产品。所以这套模具的司筒以及流道顶针都做了延时,So Called差动顶出。

  顶针延时我们是没少画,但斜顶也跟着延时还真的每做过,有见过二次顶出的,但那是两组顶针板实现的。斜顶用同样的原理去做延时,只能这么做了,不可能换掉方铁再增加一组顶针板,就为了做这个斜顶,成本上肯定不答应,时间上肯定不允许,实际上真的不需要。于是根据延时顶针同样的原理设计了如下斜顶延时机构,在没有试模出来时,心里一直很忐忑,没谱。几天后做好了装好了模结果没机台,放在那,每经过一次都要去看一眼,真的为那么做表示担忧,不试出来心里不踏实!要是没成功试出来,按其实也不会大费周章写这个东东,HOHO~结构确实可行,但批量生产的时候有什么问题那就只能到时候再说了。斜顶这个东东本身是运动件,易损坏,定料的时候我反正是订了够割两件斜顶的料的。
p123

QR Code
微信扫一扫,欢迎咨询~

联系我们
武汉格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经开区科技园西路6号103孵化器
电话:155-2731-8020 座机:027-59821821
邮件:tanzw@gofarlic.com
Copyright © 2023 Gofarsoft Co.,Ltd. 保留所有权利
遇到许可问题?该如何解决!?
评估许可证实际采购量? 
不清楚软件许可证使用数据? 
收到软件厂商律师函!?  
想要少购买点许可证,节省费用? 
收到软件厂商侵权通告!?  
有正版license,但许可证不够用,需要新购? 
联系方式 155-2731-8020
预留信息,一起解决您的问题
* 姓名:
* 手机:

* 公司名称:

姓名不为空

手机不正确

公司不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