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快速发展的金融科技深刻改变了银行的发展轨迹,为银行数字化转型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尤其是疫情以来,线上渠道优势更加凸显,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银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推进,很多银行数字化人才储备不足、人才成长体系不健全等劣势也逐渐暴露出来。
那么,银行业数字化发展的“人才焦虑”该如何破解?在“2022银行业人才发展高峰论坛”上,51CTO提供了“银行业数字化人才体系化发展”的一剂良药。
9月2日-3日,由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培训》杂志举办的“2022银行业人才发展高峰论坛”在南京拉开帷幕,共计百余位银行高管、人才发展负责人和行业专家齐聚一堂,共话银行业数字化发展的新思路。作为国内数字化人才综合培养创新服务机构,51CTO企业学堂也应邀参会。
会上,51CTO副总裁、企培事业部副总经理邵燕发表了主题为“银行业数字化人才队伍建设的方法与实践”的演讲,分享了银行在数字化专业人才与应用人才建设方面的体系化思路,以及51CTO助力诸多银行开展数字化人才建设的实践成果。
51CTO副总裁、企培事业部副总经理邵燕
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多数银行通过引进科技人才、搭建人才队伍等手段,积极推进金融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力图为银行整体数字化转型提供“智力”保障,但是数字化人才队伍的建设并非一帆风顺。会上,邵燕一阵见血地指出了银行数字化人才发展隐藏的共同困境:“诸多银行机构引进大量科技人才,然而效能却不见涨;员工一岗多职造成岗职不清;职涯通道不清且培养目标模糊;组织协作不畅导致科技业务融合欠佳。”
邵燕进一步表示,银行数字化人才的建设和培养绝非易事,数字化专业人才亟需能力升级和能力重构,同时打通金融科技人才职业发展通道,使得技术与业务有效融合,构建复合型能力结构,才能真正实现数字化人才队伍的有效建设。
凭借多年的企业服务和实践经验,51CTO企业学堂构建了一套基于“三大能力体系”的数字化专业人才发展解决方案,三大能力体系即技能标准体系、技能评估体系和技能培养体系,基于三大体系,51CTO企业学堂将依据企业不同阶段面临的不同问题,给予相应的解决方案。例如,技能标准体系会基于对新业务的分析、目标人群和目标岗位的聚焦构建能力模型;技能培养体系会针对不同人群灵活定制不同的培训规划,包括学习资源和培训方式。通过这三大能力体系,银行将实现数字化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等目的。
此外,51CTO企业学堂还构建了金融科技数字化专业人才建设的五步举措:第一,组织诊断及建设,通过资料分析、访谈调研等形成诊断报告;第二,序列岗位梳理,对岗位角色及职责进行梳理,形成岗位说明书;第三,岗位能力模型,通过预置能力字典、梳理对应岗位体系、建立任职资格体系等搭建岗位能力模型;第四,认证体系设计,包括认证机制设计、认证流程设计、评分机制设计;第五,培养体系搭建,包括课程清单准备、学习地图开发、课程资源配置。总的来说,通过设计总体思路、制定人才标准、应用标准和建立底层支撑等步骤,51CTO企业学堂将打造组织满意、业务认可、员工依赖的人才发展方案。
对于51CTO企业学堂这一综合培养服务机构来说,客户选择是服务实力的最好证明。目前,国内大多数主流银行都已选择与51CTO企业学堂建立合作关系,比如招商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针对不同银行的不同人才培育需求,51CTO企业学堂为其提供了系统的数字化人才发展解决方案,助力银行业数字化人才高效成长。
在51CTO企业学堂和某商业银行的岗位任职资格与认证体系升级项目中,由于该商业银行岗位专业任职资格体系不够明确、原有的岗位认证体系不能满足发展需求,51CTO企业学堂历时9个月时间,基于三大能力体系,为该银行搭建了22个岗位全套的技能图谱、岗位图谱、技能量表,以及包含考试大纲和配套海量试题的认证体系,帮助该银行顺利完成岗位任职资格搭建和认证体系升级;同样地,在与另一家商业银行合作的专业序列学习地图规划项目中,51CTO企业学堂根据集团指示重建能力标准,细化专业价值及专业序列知识技能量库,并依据标准能力建设学习地图,完成资源开发,服务效果得到客户深度认可和好评。
近年来,银行业在金融科技人才建设方面发力明显,有数据显示,近八成银行的金融科技人数占员工总数比重已经超2%,未来银行业对金融科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将愈发重视,构建系统化、专业化的人才培养体系至关重要。
作为国内数字化人才综合培养创新服务机构,51CTO企业学堂能够为银行机构提供一体化的数字化人才发展解决方案,助力数字化人才更简单高效的成长,满足银行机构的数字化人才“选用育留”需求,为银行业的数字化发展助一臂之力。
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或改编,未找到原创作者,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