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往的课程和技文中都曾描述过混凝土塑性损伤(CDP)模型,但由于描述不够完整、清晰,还是给读者和学员留下不少的疑问,在这里表示歉意。我们先看看经常会被问到的几个问题:
为了解决上面的这些问题,这里准备了一个非常简单的模型,一个平面的四边形单元,A点进行完全固定,B点约束Y方向位移,CD点施加-Y方向位移载荷,对单元形成单轴压缩分析;右侧的模型是对单元四个面额外施加P的围压。
后面几幅图是基于上面两个模型,输入不同参数条件获得的,现在我们就来看图说话。
【图一】
单轴压缩模型(左侧)、材料模型CDP定义塑性、但没有定义损伤参数。
结论:
【图二】
单轴压缩模型(左侧)、选择平面应变单元,对比CDP模型中损伤的影响。
结论:
【图三】
单轴压缩模型(左侧)、选择平面应变单元,对比几何非线性对结果的影响。
注意:这里对比的是加载点的位移-反力曲线,很多小伙伴会提取模型外力,然后除以初始横截面积,这个应力是名义应力,拿这个和输入的材料参数(真实应力-应变曲线)进行对比,是不严谨的。当然,如果模型没有定义几何非线性(Negeom=No)时,模型输出的名义应力=真实应力。
【图四】
带围压的压缩模型(右侧)、选择平面应变单元,对比模型围压的影响。
曾经在课程中说过CDP的本构模型,重点提到了本构的静水压力相关性,但并没有给出直观的对比曲线,所以大家印象不深刻,还是会提出诸如:为什么单元应力比定义的屈服强度还大的问题。
结论:
不知道大家是否能回答最开始的那几个问题了?最后发布一条讯息:POLARIS_CDP插件升级到V2.3版本,更新内容如下:
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或改编,未找到原创作者,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