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铸铁与球墨铸铁凝固问题探讨:初生奥氏体枝晶的描述

出于力学性能方面的考虑,灰铸铁一般都是亚共晶成分,凝固组织中当然会有初生奥氏体枝晶。在要求铸铁具有特殊性能的情况下(如要求热导率高、减震性能好等),接近共晶、过共晶成分的灰铸铁也有应用,但需求量很少。


以往,对于灰铸铁凝固过程的研究,大都着重于石墨的形成及其特性、共晶团的数量和共析组织等方面,对初生奥氏体枝晶的作用注意较少。实际上,初生奥氏体枝晶在灰铸铁的作用有些像混凝土中的钢筋,对铸铁力学性能的影响并不小。


球墨铸铁大多数是共晶或微过共晶成分,按照平衡相图考虑,是不会有初生奥氏体的,因而,在球墨铸铁的研究方面,多着重于石墨和基体组织,对初生奥氏体的探讨比灰铸铁还要少些。但是,在工业生产的条件下,球墨铸铁的凝固是在非平衡条件下进行的,在共晶转变之前也都有初生奥氏体枝晶析出,其作用也不可忽视。


1、初生奥氏体枝晶的析出

工业用的各种铸铁,由于在非平衡条件下的凝固,即使碳当量高达4.7%,铸造组织中仍然有一定量的初生奥氏体,这里,就不同共晶度的铸铁作简单的分析,参见图3。

微信图片_20170427103756.jpg

a)亚共晶铸铁;b)过共晶铸铁

图3  亚共晶、过共晶铸铁中初生奥氏体的析出


1)亚共晶铸铁

碳当量为Fe亚的亚共晶铁液,冷却到液相线BC以下,就开始析出低碳初生奥氏体枝晶,液相中碳当量随之沿BC线逐渐增高。

冷却到温度T1,由于已逐渐析出初生奥氏体枝晶,液相中的碳含量增高到C1。

冷却到共晶温度TEG,液相中的碳含量为共晶碳含量C,由于并非处于平衡状态,而且铁液中没有石墨作为共晶奥氏体析出的依托,不可能在此温度下发生共晶转变。

冷却到共晶温度TEG以下某一温度T2时,液相中的碳含量已经沿BC的延长线增高到C2,为过共晶成分,石墨异质生核、结晶析出。石墨析出后,液相中的碳当量降低到共晶成分附近,奥氏体以石墨为核心结晶析出,发生共晶转变。

  

2)过共晶铸铁

碳当量为F过的过共晶铁液,冷却到CD线以下,开始析出初生石墨,未凝的液相中碳当量沿DC线逐渐降低。

冷却到温度T1时,由于已逐渐析出初生石墨,液相中的碳当量降低到C1',在碳当量仍然高于共晶成分C的条件下,不析出奥氏体。

冷却到共晶温度TEG,液相中的碳当量为共晶碳含量C,由于并非处于平衡状态,不析出奥氏体,也不可能发生共晶转变。

冷却到共晶温度TEG以下某一温度T2时,液相中的碳含量已经沿DC的延长线降低到C2',为亚共晶成分,析出初生奥氏体枝晶。由于初生奥氏体的析出,液相中的碳当量回归到共晶成分附近,奥氏体以石墨为核心结晶析出,发生共晶转变。

  

3)共晶铸铁

在非平衡状态下,即使是碳当量为共晶成分的铁液,冷却到共晶温度TEG,也不可能立即发生共晶转变。

冷却到TEG温度以下,初生奥氏体枝晶生核、析出。由于铁液中单向性生核,石墨不可能依托奥氏体析出。液相中碳当量提高后,石墨借助于异质生核结晶析出,液相中的碳当量回归到共晶成分附近,奥氏体以石墨为核心结晶析出,发生共晶转变。



2、初生奥氏体枝晶的形态

奥氏体的晶格是面心正立方,直接自铁液中生核、成长时,只有按原子密排面(111)生长,表面能最小,形成八面体晶体,析出的奥氏体才稳定。然后,因为晶体的棱角前沿铁液中溶质的浓度梯度大,易于扩散,棱角的成长速度比平面大,就形成了一次枝晶,又在此基础上长出二次枝晶,进而长出三次枝晶,因而,通常都称之为奥氏体枝晶。

实际生产中的铸铁,由于铁液中各部位温度的差异、成分的偏析以及热流的影响,初生奥氏体枝晶可以成长为柱状晶,也可以是等轴晶。柱状晶在铸型壁上生核,向热流的反方向长大。等轴晶铁液中生核,向热流的方向长大。

铸铁中的奥氏体枝晶还具有不完整、不对称的特征,各个枝晶、一个枝的各部位,生长的状况都有差别。此外,也有在热流作用下破损、缺失的部位。

表述奥氏体枝晶特点的主要参数是:二次枝晶的间距,枝晶的平均长度,枝晶的数量和方向性。


3、初生奥氏体枝晶对铸铁性能的影响

对于灰铸铁,初生奥氏体枝晶的数量是影响力学性能的重要因素,铸铁组织中枝晶所占的体积分数提高,铸铁的强度随之提高,交错、接搭的枝晶尤为有益。

对球墨铸铁,初生奥氏体枝晶的数量和枝晶间距,对石墨球的形态、尺寸和分布状况都有重要的影响。例如:枝晶间距大,枝晶间就可以有较大的石墨球;枝晶间距小,就只能产生小石墨球,因为一部分石墨球是在枝晶间的铁液中析出的。因此,为了更好地控制球墨铸铁的质量,控制初生奥氏体的数量和形态也是很有必要的。


4、对初生奥氏体枝晶的控制

影响铸铁中初生奥氏体枝晶数量和形态的因素很多,如:原铁液的化学成分、温度,铁液在铸型中的冷却速度、过冷度,孕育处理的作用等等。

铸铁的碳当量是影响初生奥氏体枝晶数量的重要因素。碳当量提高,奥氏体枝晶数量减少。在碳当量相同的条件下,提高硅碳比(提高硅含量、相应地降低碳含量),初生奥氏体枝晶的数量显著增加。

原铁液的温度、铁液在高温下保持的时间、浇注后的冷却速度、凝固过程中的过冷度等工艺因素,都会影响初生奥氏体的数量和形态,但是,在生产条件下,这些参数往往决定于多种工艺要求,由改变这些参数来控制初生奥氏体枝晶的自由度不大。

近十多年来,对初生奥氏体枝晶的研究逐渐加强了,孕育处理对初生奥氏体枝晶的影响也日益受到了关注。

基于单向性生核的观点,过共晶铸铁中析出的初生石墨,当然可以作为初生奥氏体枝晶析出的异质晶核,实际情况也是如此。亚共晶铸铁中,加入晶态石墨粉,应该可以作为奥氏体枝晶析出的异质晶核,但是,微细的石墨粉很容易溶于铁液,其作用很难控制稳定。

加入纯铁粉,作为奥氏体枝晶析出的均质晶核,应该是最有效的,问题是纯铁粉很容易熔入铁液,难以控制。

日本有研究工作表明,铁液中加入微细的粉状α-石英或α-方石英,初生奥氏体枝晶都易于生核、析出。

目前,铸造行业中广泛应用的孕育处理工艺,大都着眼于影响铸铁共晶转变时石墨的生核。如何加以改进,使我们通过孕育处理,既能控制共晶转变,又能控制初生奥氏体的析出,是一项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

到目前为止,我们对初生奥氏体的认知还很不够,控制的自由度当然也就不大。对初生奥氏体研究较少的一个原因是:铸铁中,初生奥氏体枝晶和共晶奥氏体发生共析转变后,用常规的金相观察,不易分辨。

了解初始凝固的组织,早期采用较广的方法是液淬,近年来多采用在试样凝固后自高温直接等温淬火的方法。但是,生产企业所进行的工艺研究工作,大都不便采用这两种方法。大连理工大学周继扬教授提出的“彩色金相技术”,可以用常规的金相手段显示铸铁的凝固组织,对于研究初生奥氏体枝晶,可能是非常适用的。

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或改编,未找到原创作者,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

QR Code
微信扫一扫,欢迎咨询~

联系我们
武汉格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经开区科技园西路6号103孵化器
电话:155-2731-8020 座机:027-59821821
邮件:tanzw@gofarlic.com
Copyright © 2023 Gofarsoft Co.,Ltd. 保留所有权利
遇到许可问题?该如何解决!?
评估许可证实际采购量? 
不清楚软件许可证使用数据? 
收到软件厂商律师函!?  
想要少购买点许可证,节省费用? 
收到软件厂商侵权通告!?  
有正版license,但许可证不够用,需要新购? 
联系方式 155-2731-8020
预留信息,一起解决您的问题
* 姓名:
* 手机:

* 公司名称:

姓名不为空

手机不正确

公司不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