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绪论
2.工程概况和设计资料
建筑设计图纸:从建施1至建施10
(6)楼面做法按照98ZJ楼6,屋面做法按照98ZJ屋16。
3.结构选型与结构布置
3.1 结构型式
3.2 结构体形
3.3 梁、板、柱截面尺寸的估算
3.3.1 梁截面尺寸的估算
3.3.2 板截面尺寸的估算
3.3.3 框架柱截面尺寸的估算
1. D轴柱
2. C轴柱
3. A轴柱
3.4 横向框架侧移刚度计算
3.4.1 计算梁、柱的线刚度
3.4.2 柱线刚度计算
4.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的计算
4.1 荷载计算
4.1.1 屋面及楼面的永久荷载标准值
4.1.2 屋面及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
4.1.3 梁间线荷载
4.2 二层楼板内力计算及配筋
4.2.1 单向板的计算
4.2.2 双向板的计算
1.取1m板宽作为计算单元;
一、 板的荷载设计值
采用永久荷载控制的组合
二、 计算跨度
三、 弯矩计算
5.现浇折板式楼梯计算
5.2.1 TB5梯段板的计算
四、 计算简图
五、 内力计算
六、 配筋计算
5.2.2 TB5平台板的计算
二、 荷载计算(取1m宽板带计算)。
5.2.3 TL3平台梁设计
一、 平台梁计算简图。
5.3.1 TB4梯段板的计算
三、 计算简图
四、 内力计算
五、 配筋计算
5.3.2 TB4平台板的计算
二、 荷载计算(取1m宽板带计算)。
5.3.3 TL2平台梁设计
一、 平台梁计算简图。
6.一榀框架(KJ-8)设计
6.1 框架计算简图及梁柱线刚度
6.1.1 框架梁柱截面尺寸的确定
6.1.2 确定框架的计算简图
6.1.3 框架梁柱刚度的计算
6.2 荷载计算
6.2.1 恒荷载标准值计算
1. 柱自重
四、 墙自重
6.2.2 屋面及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
6.2.3 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框架受荷总图
一、屋顶框架梁WKL33(2)C~D轴间的荷载
(一)屋顶板传来的荷载
(二)WKL35(3)传给KZ-1的集中荷载为:
(三)WKL35(3)传给KZ-2的集中荷载为:
(四)LL14(3)传给WKL33(2)的集中荷载为:
(五)悬挑梁传给KZ-2的集中荷载和弯矩为:
(六) KZ-2的集中荷载和弯矩为:
二、五层框架梁KL28(2)CD跨、AC跨的荷载
(一)楼面板传来的荷载
(三)KL32(11)传给KZ-1的集中荷载为:
(五)KL31(11)传给KZ-2的集中荷载为:
(七)LL13(3)传给KL288(2)AC跨的集中荷载为:
(九)KL30(11)传给KZ-1的集中荷载为:
三、 三、四层框架梁KL3(2)CD跨、AC跨的荷载
(一)楼面板传来的荷
(三)KL14(11)传给KZ-1的集中荷载为:
(五) KL13(11)传给KZ-2的集中荷载为:
(七)LL1(11)传给KL3(2)的集中荷载为:
(九)LL11(3)传给KL3(2)的集中荷载为:
(十一)KL20(4)传给KZ-1柱的集中荷载为:
活载= B12传的荷载
四、二层框架梁KL3(2)CD跨、AC跨的荷载
(一)楼面板传来的荷载
(三)KL14(11)传给KZ-1的集中荷载为:
(五)KL13(11)传给KZ-2的集中荷载为:
(六)楼面板B10传至纵向框架梁LL1(11)上的荷载为均布荷载,大小为
(七)横向次梁LL6(1)传给LL1(11)的集中力
(八) LL1(11)传给KL3(2)的集中荷载为:
(九)横向次梁LL6(1)传给 LL5(3)的集中力
(十一)LL5(3)传给KL3(2)的集中荷载为:
(十二)楼面板B12传至纵向框架梁KL12(11)上的荷载为三角形荷载,三
(十三)横向KL4(1A)传给KL12(11)的集中力
(十六)KL12(11)传给KZ-1柱的集中荷载为:
(一)A轴基础顶面恒载计算
(三)C轴基础顶面恒载计算
一、 固端弯矩计算
二、 计算节点弯矩分配系数及不平衡弯矩
4. 绘制梁柱内力图
(4)梁跨内最大弯矩计算
6.3.2 框架在活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6.3.3 横向框架在风荷载作用下的位移计算
风荷载作用下框架的层间侧移可按下式计算,即
6.3.4 横向框架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注:右风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剪力图。根据表 ,画出⑧轴线框架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剪力图,如图36所示
注:右风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6.4 内力组合
6.4.1 内力组合说明
6.5 框架结构配筋计算
6.5.1 二层框架梁KL3(2)截面设计
1. 正截面配筋计算
(1)跨间正截面计算
(2)左支座(A1)正截面计算
(3)右支座(C1)正截面计算
1. 斜截面配筋计算
(1)左(A1)支座
(2)右(C1)支座
(3)框架梁内附加箍筋的计算
(4)框架梁内附加箍筋的计算
三、 KL3(2)CD跨配筋计算
1. 正截面配筋计算
(1)跨间正截面计算
(2)左支座(C1)正截面计算(内力值近似取柱中心)
(3)右支座(D1)正截面计算(内力值近似取柱中心)
1. 斜截面配筋计算
(1)左(C1)支座
(2)右(D1)支座
验算是否需要按计算配置箍筋
6.5.2 框架梁(KJ-8)C轴柱截面设计
1. 正截面配筋计算
(1)①组内力计算
(2)②组内力计算
2. 斜截面配筋计算
四、 框架柱KZ2第二层配筋计算
1. 正截面配筋计算
(1)①组内力计算
(2)②组内力计算
2. 斜截面配筋计算
五、 框架柱KZ2第三层配筋计算
1. 正截面配筋计算
(1)①组内力计算
(2)②内力计算
2. 斜截面配筋计算
六、 框架柱KZ2第四层配筋计算
七、 框架柱KZ2第五层配筋计算
1. 正截面配筋计算
(1)①组内力计算
(2)②内力计算
2. 斜截面配筋计算
7.KJ-2C轴柱下基础设计
7.1 基础设计资料
7.1.1 工程地质资料
7.2 确定基础类型
7.3 独立基础的设计
7.3.1 不利组合的选择
7.3.2 C轴框架柱下独立基础的设计
7.3.3 其他框架柱下独立基础的设计
8.结合PKPM结果验算分析
1.绪论
本设计是按照XX学院土木建筑工程系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要求编写的毕业设计。设计题目为:柳州市某行政办公楼结构设计。
办公楼是公共建筑,其规范要求比较严格,能体现出结构设计很多重要的方面。选择办公楼设计,即要注意先进性,又要从广西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施工方便等因素,从而掌握办公楼设计的基本原理,妥善解决其功能关系,满足使用要求。
在结构布置的过程中,结构布置要使荷载传递直接、受力明确,并按强度和刚度要求初步确定构件的截面尺寸,构件类型和尺寸规格尽可能少,在结构布置的基础上深入考虑在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作用下,结构体系之间协同工作的程度,合理地确定结构或构件的计算简图。还需考虑整个建筑物在平面和竖向上是否需要采用构造措施,以保证整个建筑物及其某些薄弱部位在平面和竖向上的刚度及整体性。在结构布置的基础上,深入考虑在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的作用下,结构体系之间协同工作的程度,通过必要的计算和结构处理,使结构构件及其连接的节点满足强度、刚度和裂缝宽(或抗裂度)的要求,并符合现行设计规范、满足国家强制性条文,最终把结构布置和构件设计准确地反映到施工图中。
这次设计是在各位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在此向各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鉴于学生水平有限,设计中还存在不少的缺点甚至错漏,敬请老师批评和指正。
2.工程概况和设计资料
本工程建筑设计已经完成,根据建筑设计资料进行结构设计及施工设计。
建筑设计图纸:从建施1至建施10
1.规模:本工程柳州市某政府办公楼工程,建筑设计工作已完成。总建筑面积2340㎡。总楼层为地上4层。各层的层高及各层的建筑面积、门窗标高详见建筑施工图。
2.防火要求:建筑物属二级防火标准。
3.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填充墙厚度详表1。
4.气象、水文、地质资料:
(1)主导风向:夏季东南风、冬秋季西北风。基本风压值W0详表1。
(2)建筑物地处某市中心,不考虑雪荷载和灰荷载作用。
(3)自然地面-10m以下可见地下水。
(4)地质资料:地质持力层为粘土,孔隙比为e=0.8,液性指数IL=0.90,场地覆盖层为1.0m,场地土壤属Ⅱ类场地土。地基承载力详表1。
(5)抗震设防:此建筑物为一般建筑物,建设位置位于近震区,其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
(6)楼面做法按照98ZJ楼6,屋面做法按照98ZJ屋16。
(7)建筑设计图纸附后。要求在已完成的建筑设计基础上进行结构设计、施工设计,各同学的设计条件如下表1所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