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步种类
1. 按照计算类型
一般分析步
线性摄动分析步(模态分析)
2. 按照计算原理
隐式(求解变形不是特别大,时间效应不明显的)
显式(求解时间效应明显,大变形的情况,例如冲击,碰撞,材料失效)
3. 按照动力学方程
静力学
动力学
二者区别不在于模型可不可以动,而在于考不考虑惯性力
动力学方程:m*a+c*Dx+k*x=F
Dx:对x的微分,即速度v
m:质量
a:加速度
x:位移
c:阻尼
k:刚度
F:力
静力学方程中没有加速度那一项,也就是说惯性力是不存在的
4. 按照物理场
力
热
电磁
耦合场(热力,热电等等)
注:可以在分析步模块里面设置ALE分析,即网格自适应技术,用于解决大变形问题(网格重画是用于捕捉应力集中的,二者要区分开)
初始分析步
初始分析步代表模型的初始状态,不可更改
相互作用模块
约束(constraint)
可以将参考点和模型的多个点/面/体关联起来,当要对多个点/面/体施加载荷时,只要对参考点施加载荷就行了,这种关联通常是耦合(coupling)类型的
为了方便关联,可以先设置好点/面/体集
为什么有时候要把模型转换为刚体
有时候两个模型接触,其中一个模型的刚度相较于另一个很大,这时候就可以考虑把刚度大的那一个模型转换位刚体,以便节省计算量
将模型转变为刚体的方法
设置一个参考点 。创建一个【刚体类型】的约束,区域选择为模型,点选择为刚才创建好的参考点。这样模型上的所有节点的自由度全部耦合到参考点上了
load模块
1. 边界条件
在创建约束时,可以创建到初始分析步里面,但是创建载荷时不能,因为模型的初态是静止的,想要加载力,只能在后续分析步里面施加
边界条件实际上就是对模型的约束,例如限制模型的某一面/体在某些轴上的的位移/转角
2.加载
2.1点力
施加的是力
2.2面积力
施加的是压强,压强乘以选定的面的面积就是总的力
2.3体积力
施加的是加速度,模型质量乘以加速度就是总的力
2.4作用于旋转模型上的体积力
选定旋转轴,输入旋转加速度(弧度/s∧2)
2.5扭矩
3. 初始状态(预定义场)
设置在初始分析步中的条件,有温度/速度/加速度/初始应力/流体腔(用于气囊充气)等类型,即模型在初始状态就有的条件
注:工况组合只能用于线性摄动分析步中,工矿组合举例解释:第一工况模型受到向上的力,第二工况模型受到向下的力,可以把两种工况组合起来。这在hypermesh中很常见,在Abaqus中不多
4.常用工具:幅值
注意总时间和分析步时间的区别
注:螺栓预紧力通常用连接器力(connector force)类型的载荷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