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关于作者,关于本书
约瑟夫.小雷格尔,美国东北大学传播学副教授。著有《诚信合作:维基百科文化》、《阅读评论:网络上的点赞者、怀恨者和操控者》等。他自己,也是一名本书所描述的“生活黑客”。
本书是新书,此前只有英文版。中文版在2020年8月,发行第一版。
1,生活黑客是谁?
在知识时代,有这么一些职业:艺术家、工程师、设计师、教育工作者、演员、游戏娱乐业从业者……等。
这些职业从事的是创造性的工作,必须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判断。他们不是事事都根据别人的指挥去做,一般都是自己对自己负责。他们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内容都比较灵活,不太受朝九晚五的限制。他们非常自信,他们无需为上班的衣着打扮担心,他们对行业的认同感,超过对自己所在公司的认同感。
在上述职业中,有一群人,特别有主意。他们非常自律,会想方设法提高工作效率,他们觉得万事万物,无论外在还是内在,都有一套系统。他们想要探索清楚这些系统的秘密,从而更高效地利用这些系统。为了达到这个目标,甚至不惜用自己的身体和生活作为实验对象,不断地调整变量,寻找逻辑和因果关系。
这一群人,就是“生活黑客”。
比如吧,书里举例提到有一位叫做马克的家伙,他在家里布满了传感器和控制开关,不仅通过siri语音助手和手环,来自动控制照明、温度、音乐,还用了11个小时,让siri控制烧水壶,为他自动烧水煮茶。
当然,技术控只是其中之一,另外很多做法显示,现在美国人的尝试,和咱们中国人很接近。比如:
契约打卡,不完成就扣钱;
断舍离,极简生活方式,让衣服、生活用品等最少化;
少脂饮食,各种减肥;
相亲的数据化,从而把不可量化的关系,尝试量化;
……
根据我的判断,咱们三七读书会的小伙伴里,80%以上,都是本书所说的生活黑客。
生活黑客,都具有黑客精神。
2,黑客精神是什么精神?
系统。黑客把一切事物、包括自己的身体,都看成系统。系统是模块化的,你可以把各个部分拆开再重组。系统是按照算法运行的,你可以理解这个算法。系统是可以优化的,也是可以破解的。从这个角度看,和传统的电脑黑客很像,所以借用了“黑客”这个词。
理性。理解原理,推崇技术,不急不躁,不上情绪,想方设法地解决问题。
实验。真正的黑客都爱折腾,他们不断刺激和试探系统的边界线,探索背后那套规则。
个人主义。我自己决定干什么和怎么干,而不是随大流。
举个例子,第三点说到的“实验”,实验是无处不在的,AB测试也并不神秘,没有电脑系统也可以进行。比如,蒂姆·费里斯作为一个第一次出书的作者,怎么推广自己的新书?他想了好几个书名,利用 谷歌,只花了400美元就测试出哪个书名更容易吸引到来自搜索引擎的点击。什么样的封面能增加销量呢?费里斯做了几种设计,把书摆在公共书店里,他自己找个地方暗中观察,看看哪个封面更容易被读者拿起来。
美国也有很多人生导师,以给别人提建议而谋生。美国也有很多自助类图书,有45000多种,相当于咱们中国的“个人成长类”图书。生活黑客通过写这样的图书、写博客等方式,分享技巧、表格、心得。美国的这个市场,有100亿美元的规模。
3,生活黑客怎么对待生活和工作
3.1.“多相睡眠”法
把一天平均分成若干段,比如说分六段,每段四个小时之中,睡 20 或者 30 分钟。这样加起来,你每天只需要睡两到三个小时。
3.2.被动收入和外包
你要把工作外包给别人去做,这样你就能享受不用自己动手的被动收入了。
主要是打价格差,比如IT这样的工作,外包给中国人或者印度人,付出的价格远远低于自己收到的。
3.3.意愿第一
意愿,就是你有没有足够的勇气去*开始*做一件事。意愿,由期望、价值、冲动和延期决定,意愿 =(期望×价值)/(冲动×延期)。加强期望和价值感,减少冲动和延期,你就会有更强的意愿去开始做一件事。
期望,就是你觉得能不能做成这件事。你要觉得反正也做不成,你就不愿意做。为了提高期望值,我们应该制定可实现的目标。
价值,是你认为做这件事有多大意义。这件事越重要,你的意愿就会越强。
冲动,是你容不容易分心。做别的事的想法越多,你就越不可能做这件事。
延期,是你这个任务的进度怎么样。如果已经延期很多了,你就会觉得再拖延一段时间也没关系;如果之前已经取得了很多进展,你就有更强的意愿做下去。
3.4.避免干扰。
做事的过程中,我们要保持专注,不能三心二意,这就要求你要自己约束自己。
避开干扰。干活之前把手机放到一个未来的你不容易拿到的地方,他到时候看手机的冲动就会下降。
许诺一个回报。只要做完这件事,未来的你就可以获得一个奖励,比如立即就可以玩电子游戏或者吃块饼干。
找人来监督未来的你。比如你可以把一笔钱交给朋友,说如果到时候你没完成任务,这钱他就可以当罚款没收。美国有个APP,叫“蜜蜂护卫”,就是让用户交钱,发起契约打卡。
番茄工作法,算是3.3和3.4的结合。基本规则是以25分钟为单位工作,每工作 25 分钟可以休息 5 分钟。在这25分钟里,如果你受到干扰,或者突然冒出一个什么分心的想法,你就先记录下来放在一边,等到休息时间再处理。
3.5.黑客的传统做法
像《生活黑客实用指南》的杂志,随手可见,摆放在结账柜台旁(咱们中国超市的结账附近会放可乐、口香糖、避孕套等)。这样的杂志不算便宜,一本15美元。
网站上,则挂出类似《如何在没有发票的情况下退货,几乎适用于一切商品》这样的文章,显然,这是在退货的系统中,寻找bug。而是善是恶,则也存在着争议。
如果向前追溯,更早的生活黑客,是富兰克林这样的开国元勋。某种程度上,生活黑客的精神,体现的是自助、自主。是美国精神的一部分。
《搞定》在美国很受欢迎,不仅是时间管理的经典,也被视为生活的基本指导。(咱们三七读书会解读过,欢迎垂阅:在情绪层面,缓解时间管理的底层压力——No.151《搞定:无压工作的艺术》)
3.6.极致做法
逐渐延长的工作时间段,也就是逐步提高每天专注工作的时间长度;
优先做价值感强的工作,也就是咱们常说的“重要不紧急”的工作。做进度可见的工作;
用直播工作过程录像的方式寻求监督。
4,生活黑客怎么对待物质
4.1.黑客喜欢工具,因为工具给黑客赋能。
黑客认为世界是由各种系统组成的,而我有工具就能应对这些系统,我就可以不受限制 —— 工具让我自由。这里的工具是广义的,比如,代餐如果被证明行之有效,那么也算是一种工具。
4.2.极简主义就是物品管理中的“要事优先”。
要达到心如止水的境界,你既不能受杂事的干扰,也不能受杂物的干扰。你应该拥有足够少,而又足够好的东西。像是消费升级的一种吧:功能提高到150%,价格提高到200%。
4.3.极简主义演化成了“精要主义”,不再刻意追求东西的多和少。
精要主义的精要在于,你不应该接受生活的默认方式,你应该按照自己的设计去生活。不再刻意追求东西的多和少,而是更主动、更刻意、更有纪律、更系统化的生活方式。
5,生活黑客怎么对待身体
5.1.量化自我的运动。
这个运动认为,想要改善某个东西,你首先得能测量这个东西。比如你可以随时记录自己的体重、心率、血压这些指标的数据,时不时看看都有哪些变化。
autoCAD的创始人,通过量化自己的热量输入输出,成功减肥60多斤。
5.2.“加州意识形态”的三个信仰 ——
第一,人应该是自由的,不受任何体制的限制。
第二,人可以改善自我,通过个人的进步来实现自由。
第三,改善自我的手段是工具和技术。只要有足够好的工具和技术,我就能提升自我,变得更年轻、更聪明、更健康。
6,生活黑客怎么对待感情
6.1.“把妹达人”。
他们总结了一套有步骤有流程有剧本的“算法”。他们声称不管是什么条件的男人,只要按照这套算法操作,就能找到 —— 而且能找到很多 —— 高分女友。
当然,以上只是表达需要。在女生找男生时,一样管用。
6.2.破解夫妻关系系统:“竞拍”体制。
比如现在有个倒垃圾的家务活,俩人其实谁都不想干,那谁干呢?竞拍。
比如老婆对老公进行绩效评估,分成4个方面,根据表现进行打分。
7,生活黑客的生活哲学
7.1.个人操作系统:斯多葛哲学
一个主要思想是要区分你所能控制和你所不能控制的东西。外界的大多数事情是你不能控制的,那么你应该接受。不过分难过也不恐惧,就是简简单单地接受。而你的内心,则是你可以控制的。你可以控制自己对事情的反应。你永远都有选择权。
区分可控和不可控,做出正确的选择,你需要理性。而为了学会控制内心,你还需要实验:一种是亲身实验。另一种是想象实验。
7.2.正念冥想
生活黑客们相信,正念冥想能让他们获得内心的平静,不受情绪的打扰,能在有挑战性的环境中保持心态平衡,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7.3,动机黑客
在为什么工作等类似的疑惑中,生活黑客尝试建模,比如:动机=期望*价值/(冲动*延期)。
意志力是否会损耗,会不会一直磨斧头而耽误了砍柴,类似这样的探讨,也一直在进行。
也有美国人用事务目标驱动,比如要在3个月内,完成17项任务。
8,总结。
人性面临的纠结,不分中国还是美国,都在面对。
在系统化解决、找到更多好用的、有效的工具等方面,中美年轻人都在尝试。
在个人成长领域,被总结出来的、实践行之有效的生活黑客方式,咱们可以积极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