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产品
解决方案
服务支持
关于
软件库
在线咨询
申请试用
155-2731-8020
产品
许可分析
实现专业软件许可精细化管理
许可优化
高效利用许可资源、回收闲置许可
许可调配
合理管控调配许可资源
终端软件管理
终端软件管理和合规性管理共同保障终端安全
软件商店
多角度管控软件使用权限,保证软件安全性
资产台账
实用、强大的资产台账管理工具
行业分类
汽车行业
船舶行业
网络行业
半导体行业
医疗行业
军工行业
服务支持
服务保障
软件文章
产品教程
技术文档
关于
关于我们
试用产品
合作伙伴
品牌标志
产品
解决方案
服务支持
关于
软件库
产品
许可分析
实现专业软件许可精细化管理
许可优化
高效利用许可资源、回收闲置许可
许可调配
合理管控调配许可资源
终端软件管理
终端软件管理和合规性管理共同保障终端安全
软件商店
多角度管控软件使用权限,保证软件安全性
资产台账
实用、强大的资产台账管理工具
解决方案
汽车行业
船舶行业
网络行业
半导体行业
医疗行业
军工行业
服务支持
服务保障
软件文章
产品教程
技术文档
关于
关于我们
试用产品
合作伙伴
品牌标志
精密模具热处理变形的预防与控制
模具热处理变形是
模具
处理过程的主要缺陷之一,对一些精密复杂
模具
,常因热处理变形而报废,因此控制精密复杂
模具
的变形一直成为热处理生产中的关键问题。
众所周知,
模具
在热处理时,特别是在淬火过程中,由于
模具
截面各部分加热和冷却速度的不一致而引起的温度差,加之组织转变的不等时性等原因,使得
模具
截面各部分体积胀缩不均匀,组织转变的不均匀,从而引起
“
组织应力
”
和
模具
内外温差所引起的热应力。当其内应力超过
模具
的屈服极限时,就会引起
模具
的变形。
因此,减少和控制精密复杂
模具
变形乃是广大热处理工作者的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本文试就精密复杂
模具
变形状况、变形原因的研究,来探讨减少和控制精密复杂
模具
变形的措施,以提高
模具
产品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一、
模具
材料的影响
1
.
模具
的选材
某
机械
厂从选材和热处理简便考虑,选择
T10A
钢制造截面尺寸相差悬殊、要求淬火后变形较小的较复杂
模具
,硬度要求
56HRC-60HRC
。热处理后
模具
硬度符合技术要求,但
模具
变形较大,无法使用,造成
模具
报废。后来该厂采用微变形钢
Cr12
钢制造,
模具
热处理后硬度和变形量都符合要求。
因此制造精密复杂、要求变形较小的
模具
,要尽量选用微变形钢,如空淬钢等。
2
.
模具
材质的影响
某厂送来一批
Cr12MoV
钢较复杂
模具
,
模具
都带有¢
60m
m
圆孔,
模具
热处理后,部分
模具
圆孔出现椭圆,造成
模具
报废。
一般来说
Cr12MoV
钢是微变形钢,不应该出现较大变形。我们对变形严重的
模具
进行金相分析发现,
模具
钢中含有大量共晶碳化物,且呈带状和块状分布。
(
1
)
模具
椭圆(变形)产生的原因
这是因为
模具
钢中呈一定方向分布的不均匀碳化物的存在,碳化物的膨胀系数比钢的基体组织小
30
%左右,加热时它阻止
模具
内孔膨胀,冷却时又阻止
模具
内孔收缩,使
模具
内孔发生不均匀的变形,使
模具
的圆孔出现椭圆。
(
2
)预防措施
①
在制造精密复杂
模具
时,要尽量选择碳化物偏析较小的
模具
钢,不要图便宜,选用小钢厂生产的材质较差钢材。
②
对存在碳化物严重偏析的
模具
钢要进行合理锻造,来打碎碳化物晶块,降低碳化物不均匀分布的等级,消除性能的各向异性。
③
对锻后的
模具
钢要进行调质热处理,使之获得碳化物分布均匀、细小和弥散的索氏体组织、从而减少精密复杂
模具
热处理后的变形。
④
对于尺寸较大或无法锻造的
模具
,可采用固溶双细化处理,使碳化物细化、分布均匀,棱角圆整化,可达到减少
模具
热处理变形的目的。
二、
模具
结构设计的影响
有些
模具
选材和钢的材质都很好,往往因为
模具
结构设计不合理,如薄边、尖角、沟槽、突变的台阶、厚薄悬殊等,造成
模具
热处理后变形较大。
1
、变形的原因
由于
模具
各处厚薄不均或存在尖锐圆角,因此在淬火时引起
模具
各部位之间的热应力和组织应力的不同,导致各部位体积膨胀的不同,使
模具
淬火后产生变形。
2
、预防措施
设计
模具
时,在满足实际生产需要的情况下,应尽量减少
模具
厚悬殊,结构不对称,在
模具
的厚薄交界处,尽可能采用平滑过渡等结构设计。根据
模具
的变形规律,预留加工余量,在淬火后不致于因为
模具
变形而使
模具
报废。
对形状特别复杂的
模具
,为使淬火时冷却均匀,可采用给合结构。
三、
模具
制造工序及残余应力的影响
在工厂经常发现,一些形状复杂、精度要求高的
模具
,在热处理后变形较大,经认真调查后发现,
模具
在
机械
加工和最后热处理未进行任何预先热处理。
1
、
变形原因
在
机械
加工过程中的残余应力和淬火后的应力叠加,增大了
模具
热处理后的变形。
2
、
预防措施
(
1
)粗加工后、半精加工前应进行一次去应力退火,即(
630-680
)
℃
×
(
3-4
)
h
炉冷至
500
℃
以下出炉空冷,也可采用
400
℃
×
(
2-3
)
h
去应力处理。
(
2
)降低淬火温度,减少淬火后的残余应力。
(
3
)
采用淬油
170ºC
出油空冷(分级淬火)。
(
4
)采用等温淬火工艺可减少淬火残余应力。
采用以上措施可使
模具
淬火后残余应力减少,
模具
变形较小。
四、热处理加热工艺的影响
1
、加热速度的影响
模具
热处理后的变形一般都认为是冷却造成的,这是不正确的。
模具
特别是复杂
模具
,加工工艺的正确与否对
模具
的变形往往产生较大的影响,对一些
模具
加热工艺的对比可明显看出,加热速度较快,往往产生较大的变形。
(
1
)变形的原因
任何金属加热时都要膨胀,由于钢在加热时,同一个
模具
内,各部分的温度不均(即加热的不均匀)就必然会造成
模具
内各部分的膨胀的不一致性,从而形成因加热不均的内应力。在钢的相变点以下温度,不均匀的加热主要产生热应力,超过相变温度加热不均匀,还会产生组织转变的不等时性,既产生组织应力。因此加热速度越快,
模具
表面与心部的温度差别越大,应力也越大,
模具
热处理后产生的变形也越大。
(
2
)预防措施
对复杂
模具
在相变点以下加热时应缓慢加热,一般来说,
模具
真空热处理变形要比盐浴炉加热淬火小得多。
‚
采用预热,对于低合金钢
模具
可采用一次预热(
550
℃
-620
℃
);对于高合金刚
模具
应采用二次预热(
550
℃
-620
℃
和
800
℃
-850
℃
)。
2
、加热温度的影响
一些厂家为了保证
模具
达到较高硬度,认为需提高淬火加热温度。但是生产实践表明,这种做法是不恰当的,对于复杂
模具
,同样是采用正常的加热温度下进行加热淬火,在允许的上限温度加热后的热处理变形要比在允许的下限温度加热的热处理变形大得多。
(
1
)变形原因
众所周知,淬火加热温度越高,钢的晶粒越趋长大,由于较大晶粒能使淬透性增加,则使淬火冷却时产生的应力越大。再之,由于复杂
模具
大多由中高合金钢制造,如果淬火温度高,则因
Ms
点低,组织中残留奥氏体量增多,加大
模具
热处理后变形。
(
2
)预防措施
在保证
模具
的技术条件的情况下合理选择加热温度,尽量选用下限淬火加热温度,以减少冷却时的应力,从而减少复杂的热处理变形。
五、残留奥氏体的影响
一些高合金
模具
钢,如
Cr12MoV
钢
模具
在淬火和低温回火后,
模具
的长、宽、高皆发生缩小现象,这是因为
模具
淬火后残留奥氏体量过多而引起的。
1
、变形原因
因合金钢(如
Cr12MoV
钢
)
淬火后含有大量残留奥氏体,钢中各种组织有不同的比体积,奥氏体的比体积最小,这是高合金钢
模具
淬火低温回火后体积发生缩小的主要原因。钢的各种组织的比体积按下列顺序递减:马氏体
-
回火索氏体
-
珠光体
-
奥氏体
2
、预防措施
(
1
)适当降低淬火温度。正如前面叙述过的淬火加热温度越高,残留奥氏体量越大,因此选择适当的淬火加热温度是减少
模具
缩小的重要措施。一般在保证
模具
技术要求的情况下,要考虑
模具
的综合性能,适当降低
模具
的淬火加热温度。
(
2
)一些数据表明,
Cr12MoV
钢
模具
淬火后,
500ºC
回火较
200ºC
回火的残留奥氏体量少了一半,所以在保证
模具
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应适当提高回火温度。生产实践表明:
Cr12MoV
钢
模具
500ºC
回火
模具
变形量最小,而硬度降低不多(
2HRC~3HRC
)。
(
3
)
模具
淬火后采取冷处理是减少残留奥氏体量的最佳工艺,也是减少
模具
变形、稳定使用时发生尺寸变化的最佳措施,因此精密复杂
模具
一般应采用深冷处理。
六、冷却介质和冷却方法的影响
模具
热处理变形往往是在淬火冷却后所表现出来的,这虽然有以上各种因素的影响,但冷却过程中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1
、
变形产生的原因
当
模具
冷却到
Ms
点以下时,钢即发生相变,除因冷却不一致所早成的热应力外,还有因相变的不等时性而产生的组织应力,冷却速度越快,冷却越不均匀,产生的应力越大,
模具
的变形也越大。
2
、
预防措施
(
1
)在保证
模具
硬度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采用预冷,对于碳素钢和低合金
模具
钢可预冷至棱角部位发黑(
720
℃
~760℃
)。对于在珠光体转变区过冷奥氏体较稳定的钢种可预冷至
700
℃
左右。
(
2
)采用分级冷却淬火能显著减少
模具
淬火时产生的热应力和组织应力,是减少一些复杂
模具
变形的有效方法。
(
3
)对一些精密复杂
模具
,采用等温淬火能显著减少变形。
七、改进热处理工艺、减少
模具
热处理变形
模具
在淬火后的变形,不论采取什么方法,变形都是无法避免的,但是对于要严格控制变形量的精密复杂
模具
可采取以下方法进行控制。
1
、
采用调质热处理
对基本硬度要求不高,而表面硬度要求较高的精密复杂
模具
,可采取
模具
粗加工后进行调质热处理,精加工后进行低温氮化处理(
500ºC~550ºC
),由于
模具
氮化温度低,不存在基体组织相变,另外炉冷至室温出炉,冷却应力也较少,
模具
变形较小。
2
、采用预先热处理
对精密复杂
模具
,如其硬度要求不太高,可采用预先热处理的预硬钢,对
模具
钢(如
3Cr2Mo, 3CrMnNiMo
钢)进行预先热处理,使之到达使用时的硬度(较低硬度为
25HRC~35HRC
,较高硬度为
40HRC~50HRC
),然后把
模具
加工成型不再进行热处理,从而保证精密复杂
模具
的精度。
3
、采用时效硬化型
模具
钢
对精密复杂
模具
可采用时效硬化钢,如
PMS(1Ni3Mn2CuA1.Mo)
钢是一种新型时效
模具
钢,在
870ºC
固溶淬火后的硬度在
30HRC
左右,便于
机械
加工,
模具
加工成型后再进行
500ºC
左右的时效热处理,即可获得
40HRC~45HRC
的较高硬度,
模具
变形较小,只需要进行抛光处理,是理想的精密复杂
模具
用钢。
八、结语
精密复杂
模具
的变形原因往往是复杂的,但是我们只要掌握其变形规律,分析其产生的原因,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预防
模具
的变形是能够减少的,也是能够控制的。一般来说,对精密复杂
模具
的热处理变形可采取一下方法预防。
(
1
)合理选材。对精密复杂模应选择材质好的微变形
模具
钢(如空淬钢),对碳化物偏析严重的
模具
钢应进行合理锻造并进行调质热处理,对较大和无法锻造
模具
钢可进行固溶双细化热处理。
(
2
)
模具
结构设计要合理,厚薄不要太悬殊,形状要对称,对于变形较大
模具
要掌握变形规律,预留加工余量,对于大型、精密复杂
模具
可采用组合结构。
(
3
)精密复杂
模具
要进行预先热处理,消除
机械
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应力。
(
4
)合理选择加热温度,控制加热速度,对于精密复杂
模具
可采取缓慢加热、预热和其他均衡加热的方法来减少
模具
热处理变形。
(
5
)在保证
模具
硬度的前提下,尽量采用预冷、分级冷却淬火或温淬火工艺。
(
6
)对精密复杂
模具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采用真空加热淬火和淬火后的深冷处理。
(
7
)对一些精密复杂的
模具
可采用预先热处理、时效热处理、调质氮化热处理来控制
模具
的精度。
另外,正确的热处理工艺操作(如堵孔、绑孔、
机械
固定、适宜的加热方法、正确选择
模具
的冷却方向和在冷却介质中的运动方向等)和合理的回火热处理工艺也是减少精密复杂
模具
变形的有效措施
返回上级列表
请
联系我们
,获取更多内容
< 上一篇: 五金模具加工技术及方法应用浅析
下一篇: PowerMILL软件功能特点与应用优势 >
相关推荐
精密
模具
热处理
变形
的
预防
与
控制
精密
模具
热处理
变形
原因及
预防
措施
精密
模具
热处理
中
的
变形
问题及有效
预防
措施
模具
钢材
热处理
缺陷
预防
指南
模具
热处理
缺陷
预防
策略
模具
热处理
缺陷
的
预防
策略
模具
热处理
缺陷分析及
预防
措施
【
热处理
技术】钢
的
热处理
——软氮化详解
热处理
质量问题解决方案
与
预防
措施
热处理
缺陷
的
分析
与
预防
措施
技术文档
企业
许可管理
新篇章:从减少
用户浪费
到全面优化
许可资源
的高效整合:企业
许可优化
的必经之路
用户
许可浪费
的根源剖析:企业如何对症下药
多模块许可的合规使用:企业
许可管理
的核心要点
企业
许可管理
升级:减少
用户浪费
,提升资源利用率
许可闲置
浪费的解决方案:企业
许可管理
新思路
用户许可使用不当的后果:企业需警惕的风险
多模块
许可的优化
管理:企业降本增效的秘诀
企业
许可管理
挑战:如何减少用户长时间占用
许可资源
的高效配置:破解企业
许可管理
难题
软件下载
微信扫一扫,欢迎咨询~
联系我们
武汉格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经开区科技园西路6号103孵化器
电话:155-2731-8020 座机:027-59821821
邮件:tanzw@gofarlic.com
发现
许可分析
许可优化
许可调配
终端软件管理
方案
汽车行业
船舶行业
网络行业
半导体行业
服务
服务保障
软件文章
产品教程
技术文档
关于
关于我们
试用产品
合作伙伴
品牌标志
隐私声明
|
使用条款
Copyright © 2023 Gofarsoft Co.,Ltd. 保留所有权利
鲁ICP备14018425号-1
鄂公网安备42011302000881号
遇到许可问题?该如何解决!?
评估许可证实际采购量? 
不清楚软件许可证使用数据? 
收到软件厂商律师函!?  
想要少购买点许可证,节省费用? 
收到软件厂商侵权通告!?  
有正版license,但许可证不够用,需要新购? 
联系方式
155-2731-8020
预留信息,一起解决您的问题
*
 姓名:
*
 手机:
*
 公司名称:
姓名不为空
手机不正确
公司不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