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碳化硅各种好处的文章也是比比皆是,大家对它的概念已经不再陌生。而碳化硅的爆发与新能源汽车赛道爆发关系密切,本文从车企的角度出发,整理了特斯拉、比亚迪、蔚来小鹏、理想、北汽、上汽、一汽等新势力造车和传统车企与碳化硅的那些事儿。
特斯拉
从发展历史来说,全球首款碳化硅功率半导体SiC MOSFET的推出,是在2011年。
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2016年4月,特斯拉打响了SiC MOSFET的第一q,至此,SiC不仅成为半导体厂商激烈涌进的热门赛道,同时也在加速进入汽车。
2018年,特斯拉在Model 3中首次将IGBT模块换成了碳化硅模块。使用下来,在相同功率等级下,碳化硅模块的封装尺寸明显小于硅模块,并且开关损耗降低了75%。而且,换算下来,采用SiC模块替代IGBT模块,其系统效率可以提高5%左右。
特斯拉的Model 3就采用了意法半导体和英飞凌的SiC逆变器,其也是第一家在主逆变器中集成全SiC功率模块的车企。
据了解,特斯拉Model 3逆变器集成了意法半导体的SiC MOSFET的功率模块,该主逆变器需要24个电源模块,每个电源模块均基于两个碳化硅MOSFET裸片,每辆汽车总共有48个SiC MOSFET裸片,此外,包括OBC、慢充充电器、快充电桩等,都可以放上SiC。
2020年特拉斯推出Model Y,据Munro & Associates拆解分析,其动力模块后轮驱动也采用了SiC MOSFET。
2021年6月11日,特斯拉最新发布了新款Model S Plaid,其最大的亮点是速度超越了布加迪,成为了全球最快的量产车型。业界猜测,特斯拉的Model S Plaid的逆变器将继续采用碳化硅技术,目前有3种车型采用碳化硅。
比亚迪
“榜样永远是最好的力量”。特斯拉Model 3的大获成功,有效地在汽车行业以及芯片掀起了轩然大波,也催生出一系列对SiC芯片应用和开发承诺。其中,比亚迪也很早就看好SiC技术。
2018年12月,比亚迪成功研发了SiC MOSFET,提出2023年将在旗下的电动车中,实现SiC半导体对硅基IGBT的全面替代,应用于OBC及DC-DC中。
2020年,比亚迪 “汉”成为启用碳化硅功率模块首款车型。2020年7月,比亚迪汉上市,比亚迪自主研发、制造的SiC MOSFET功率器件搭载在汉EV四驱高性能版上,使其最终其SiC模块实现了可达200KW的输出功率,提升一倍的功率密度,百公里加速度仅为3.9秒,较之采用IGBT 4.0芯片的全新一代唐EV的4.4秒高于0.5秒。
2020年底,比亚迪宣布自研碳化硅芯片,预计到2023年旗下电动汽车将实现碳化硅对硅基IGBT的全面替换。
2021年5月13日,比亚迪扩建模块生产线, 对外招标采购“SiC 分选机”和“SiC 测试机”
2021年6月30日,比亚迪半导体上市申请获得受理,计划投资建设SiC晶圆生产线,总投资超过7.3亿,年产能达到24万片。
2021年8月11日,比亚迪半导体发文介绍称,比亚迪汉的第100000辆新车前不久在深圳比亚迪全球总部重磅下线,其电机控制器首次使用了比亚迪自主研发制造的高性能碳化硅功率模块,这也是全球首家、国内唯一实现在电机驱动控制器中大批量装车的SiC三相全桥模块。
按照网传规划,预计2024年SiC应用于中型车逆变器;2025年应用于小型车逆变器。
蔚来
2021年4月1日,蔚来旗舰轿车ET7首台生产线车身正式下线,据介绍,ET7采用了具备碳化硅功率模块的第二代高效电驱平台。
2021年6月,首台碳化硅电驱系统C样件(批量样件,用于工艺和生产试验验证)也已经于今年6月在南京先进制造技术中心正式下线,该碳化硅电驱系统将搭载在ET7上,标志着蔚来成为特斯拉、比亚迪之后,又一家成功将SiC技术应用至其量产车型功率器件零部件的车企。该碳化硅电驱系统将在2022年随着蔚来ET7的交付正式量产,该车将是全球首批应用碳化硅功率模块的电动车之一。在新技术的帮助下,ET7 的续航里程能够超过 1000 公里。
2021年10月份消息,蔚来将自研一条SiC功率模块工艺实验线,新增若干测试设备。与此同时,蔚来也与碳化硅功率模块供应商合作伙伴签订了长期的协议,可保证获得优先的供货。未来,蔚来在推动SiC应用于新能源量产车型方面取得的进一步成果将备受期待。
2021年11月29日,ET7首批预生产车正式下线,作为蔚来旗下首款轿车,基于SiC功率模块的电驱动系统,量产进程稳步推进。
SiC功率模块主要用在ET7电驱动系统中的前永磁同步电机系统,取代了传统的硅基IGBT功率模块,弥补了传统硅基IGBT电压范围窄、通过的电流不够大的劣势。
值得一提的是,碳化硅功率模块未来有望陆续配备在ES8 、ES6及EC6在内的全系车型上。
2021年12月18日,蔚来宣布ET7将于2022年1月20日开启锁单,3月28日开启交付。
2021蔚来日(NIO Day 2021)当天,蔚来又发布了一款搭载SiC功率模块电驱动系统的车型——中型智能电动轿跑ET5,预计2022年9月开启交付。ET5搭载了蔚来SiC功率模块新一代高效电驱平台。
对于SiC碳化硅产业来说,2021年是SiC应用爆发的元年,SiC也已经成为各车企竞逐之地;对于蔚来而言,能成为继特斯拉、比亚迪之后,成功将SiC技术应用至其量产车型功率器件零部件的车企,也让自身在“SiC上车”之路的浪潮中有了一席之地。
小鹏
小鹏是国内第一家采用800V碳化硅平台的车企。
小鹏汽车副总裁刘明辉博士:“我们希望在2022年、2023年左右,小鹏能够采用和SiC相关的产品。”他将功率器件列为公司下一步要提升的方向。小鹏汽车也非常关注SiC模块的国产化。
2020年11月11日,小鹏汽车电控团队到访广东省大湾区集成电路与系统应用研究院,表达了对SiC功率半导体未来前景的看好。
据透露,小鹏已经布局了第三代半导体的电控方案规划,也在积极寻找国内的模块供应商和电控解决方案公司。
2021年11月19日,广州国际车展正式开幕,小鹏汽车对外正式发布 SUV新车型小鹏G9,这是国内第二款采用碳化硅的量产车型,也是国内基于首款碳化硅800V平台的量产车型。
为充分发挥800V平台的超充技术优势,小鹏汽车还将铺设中国首批量产的480kW高压超充桩,以实现充电5分钟最高可补充200公里续航。该车计划于明年三季度开启交付。
小鹏意识到,虽然SiC有着诸多优点,但也面临诸多挑战,如器件成本、良率、EMC、模块封装、散热设计等。为此,小鹏希望与产业链合作伙伴,共同推进SiC在智能网联汽车中的标准化,推广第三代功率半导体在智能网联汽车中的应用。
理想汽车
理想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想曾表示,碳化硅电驱系统是理想汽车高压纯电平台的四个核心技术之一。
理想目前正在研发高压快充技术,并计划于2023年推出Whale和Shark两个纯电平台,双平台均为800V高压纯电,以及400kW大功率充电桩。同年将基于平台推出高压纯电动车型。
纯电车型推出节奏:在2020Q3财报电话会议上李想表示,在400kW快充技术成熟前,理想汽车不会推出纯电车型。并表示增程式技术在大型SUV、MPV车型上,具有5-10年的领先优势。
400kW快充技术支撑:
1)800V 以上的电压平台;
2)500Ah 超级快充的国家标准;
3) 4C 充电倍率以上的电池。
也就是说,在2023年理想推出纯电车的同时,一部分用户就立即能体验到400kW的充电体验。
北汽新能源
2016年12月,北汽新能源与中车时代签署战略协议,重点围绕IGBT模块、碳化硅等技术进行合作。据《湖南日报》报道,中车时代电气拥有目前国际SiC(碳化硅)芯片生产线的最高标准。
2018年,北汽新能源就开始了对SiC控制器的开发,北汽新能源也是国内最早整车搭载SiC材料控制器并进行量产的企业之一。主要应用于车载OBC及DC-DC中。
2019年初开发出了第一台完全自主开发的SiC电机控制器样机。
2019年,北汽就搭载了基本半导体等企业的碳化硅二极管,进行了“极限高温”和“极限低温”测试,而这次北汽将对碳化硅功率模块进行测试,一同参与的还有小鹏汽车。
2020年8月,搭载碳化硅电机控制器的北汽新能源实车在吐鲁番完成夏季高温试验。
2021年7月29日,基本半导体在深圳举行了碳化硅功率模块装车测试发车仪式,测试车辆搭载的基本半导体车规级碳化硅功率模块,采用多芯片并联均流设计、铜带键合工艺、全银烧结连接等技术,具有高功率密度、高可靠性、低寄生电感、低热阻等特性,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测试车辆分别来自小鹏汽车和北汽新能源
此外,北汽投资的北京安鹏行远新能源产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也投资了SiC半导体企业上海瞻芯电子科技。
瞻芯电子主要提供以SiC功率器件、SiC驱动芯片、SiC模块为核心的功率转换解决方案,瞻芯电子自成立之日起便启动6英寸SiC MOSFET的产品研发工作,目前已掌握6英寸SiC MOSFET和SBD工艺,以及SiC MOSFET驱动芯片。
目前北汽新能源已成为国内少数全面掌握纯电动汽车三电核心技术、集成匹配控制技术的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
上汽
2018年3月,上汽和英飞凌成立合资企业上汽英飞凌汽车功率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
2020年9月,据彭博社报道,上汽正在探索如何确保其碳化硅芯片供应途径,包括与零组件制造商组建合资企业。
2021年3月,上汽大众驱动系统部门正式立项,开发一款MEB平台的碳化硅“三合一”电桥产品。项目组在完成碳化硅材料和功率模块调研后,决定与国内领先的碳化硅功率半导体模块供应商“臻驱科技”合作,加快开发进程。
2021年6月底,项目组完成了碳化硅电控部分的产品设计和开发。
7-11月,项目组在公司内部台架上独立完成了碳化硅 “三合一”电桥的集成试制和测试。
12月,经过数月的测试、迭代和验证,该产品亮相“上汽大众预研技术展示日”。
根据台架测试结果,这一款大众品牌首套碳化硅电桥电驱产品不仅匹配MEB平台各方面的严格技术需求,而且效率对比目前电驱产品有了全方面提升。
近日,上汽大众官方宣布完成碳化硅“三合一”电桥试制,未来将搭载在ID.4 X车型上。这项技术将有效提升车辆的续航水平。
2021年11月30日,上汽集团携旗下市场化私募股权投资平台尚颀资本共同出资5亿元,完成对国内领先车规级芯片及SiC功率器件生产企业积塔半导体的A轮投资,以助力积塔半导体加快IGBT和SiC功率器件等的研发进程,推动汽车核心芯片自主可控。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1年初,尚颀资本还参与投资了上海瀚薪,布局SiC赛道。上海瀚薪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研发与生产第三代宽禁带半导体功率器件及功率模块的高科技企业,是国内一家能大规模量产车规级碳化硅MOS管、二极管并规模出货给全球知名客户的本土公司。
丰田
从1980年代起,丰田旗下的丰田中央研究所就开始和电装共同推进SiC的研究,2007年丰田也开始参与到开发中。
2010年,丰田就开始试用碳化硅主逆变器。
2014年,丰田就推出了SiC MOSFET,但受限于高昂的成本和技术的不成熟,技术一直都发展较缓。
同年,丰田在普锐斯和凯美瑞等车型上安装与电装公司共同开发的碳化硅半导体。
2015年1月,丰田将碳化硅二极管应用在公交车上;
2020年4月,电装和丰田合资成立MIRISE,进行下一代先进车载半导体的研究和开发。
2020年12月10日,丰田发布的“MIRAI”车型采用电装公司的碳化硅升压功率模块。
2021年3月,丰田宣布与日本关西学院开发了零缺陷的6英寸碳化硅衬底,声称可以让任何尺寸、任意供应商的碳化硅衬底的BPD(基底面位错)降低至1以下。
丰田将碳化硅二极管应用于第二代FCV车型,也开发了全碳化硅控制器,并在车载充电器上使用。丰田认为,影响混合动力车燃效的各因素中,大约20%的电力损耗是功率半导体造成的。因此,功率半导体的高效率化是提高燃效的关键技术之一。自主开发功率半导体,提高车辆的效率,非常必要。
本田
2008年,本田技术研究所与罗姆共同开发出了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车使用的高功率电源模块。其最大特点是仅由SiC器件构成。为全球首创。主要采用了罗姆的SiC元件技术和本田技术研究所的电源模块技术。
2009年,本田技术研究所公开了正与日本新电元工业共同研发的SiC制 BJT(双极晶体管,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的开发情况。
罗姆不仅与本田技术研究所,还与日产汽车共同进行着SiC器件和逆变器的研究开发。两者均和罗姆公司就HEV/EV应用SiC半导体技术进行了多年的合作研究。
本田公司开发的燃料电池车Clarity,作为量产车,其中燃料电池升压转换器是采用世界首创的碳化硅智能功率模块(SiC-IPM) ,以及四相交错控制,磁力结合电抗器等新技术。由于采用了这类新技术,比采用传统型技术的升压转换器体积缩小了约40%左右。
SiC-IPM 使进行转换(开关) 的全部功率模块元件,由传统型的硅制功率元 件(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 替换为更高性能的SiC 材质的元件。新型的SiC 功率元件具有非常高的性能。
现代汽车
2021年3月25日,德国纬湃获得现代汽车一份订单,价值“数亿欧元(超过7亿人民币)”,将为现代提供800V碳化硅逆变器。
纬湃科技计划从2025年开始量产首台碳化硅逆变器,届时市场对碳化硅解决方案的需求预计大幅提升。纬湃科技首选罗姆半导体作为碳化硅(SiC)功率器件合作伙伴。
2021年9月3日,据《首尔经济日报》报道,韩国现代汽车计划在2022年推出的一款新车上使用其公司内部开发的碳化硅芯片。
报道称,现代汽车计划在内部开发以碳化硅技术为基础的功率芯片,由其子公司现代摩比斯主导芯片设计工艺,并与多家公司进行了合作,包括系统芯片制造商Magnachip Semiconductor。
2022年1月7日,碳化硅衬底公司Scenic与合作方签订了洁净室建设合同,准备量产SiC晶片。
Scenic计划将通过IPO筹集的大部分资金用于加强6英寸碳化硅晶圆技术的竞争力和扩建设施,目标是在2023年底前完成包括现代汽车公司在内的主要客户的产品认证,预计从 2024 年开始正式销售。
Scenic公司的前身是SKC集团的碳化硅子公司,于2004年成立,是韩国唯一的碳化硅衬底公司,目前成功开发2英寸至6英寸碳化硅晶圆。
通用汽车
2021年10月4日,通用汽车和 Wolfspeed宣布达成一项战略供应商协议,约定 Wolfspeed 为通用汽车的未来电动汽车计划开发并提供碳化硅(SiC)功率器件解决方案。
Wolfspeed碳化硅器件将赋能通用汽车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根据协议,通用汽车打算在其基于 Ultium Drive 的下一代电动汽车中转向更节能的碳化硅电力电子设备。
此外,通用所需的碳化硅功率器件解决方案将在国内采购,在 Wolfspeed 位于纽约马西的新莫霍克谷工厂生产。
通用汽车公司副总裁希尔潘·阿明就表示:“电动汽车用户正追求更长的续航里程,我们把碳化硅视为电力电子设计中的一种重要材料。”
其实,在2019年5月,Cree(Wolfspeed前身) 宣布被大众选为“未来汽车供应轨迹”的碳化硅合作伙伴;此外,英飞凌也是大众FAST项目战略合作伙伴,他们的合作点集中在大众MEB电力驱动控制解决方案中的功率模块。
长城汽车
2021年12月29日,长城汽车入股SiC衬底企业同光股份的消息获得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据悉,2021年9月,同光股份的“年产10万片SiC单晶衬底项目”已投入运行。未来,同光股份还规划建设2000台SiC晶体生长炉生长基地和加工基地,SiC单晶衬底年产能将可达60万片。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4月8日-9日,河北同光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巍先生将出席第三届中国国际车载电源用功率器件技术及应用峰会,并就“新能源汽车核心功率芯片制造材料-碳化硅的发展现状及展望”做主题演讲,主要针对国内碳化硅单晶衬底的材料制备、产业发展、市场应用、未来预期做了相应的阐述和展望等问题做深入解析。
此外,长城汽车也在花巨资采购SiC逆变器。
2021年12月16日,纬湃科技官微宣布,他们与长城汽车签订了高压逆变器供货协议,总金额高达数十亿人民币。根据协议,纬湃科技将为长城汽车旗下中高端电气化平台配套新一代高压逆变器,可根据客户需求适配不同功率、不同模块(硅基/SiC)的应用。
吉利
2021年5月17日,吉利与芯聚能半导体、芯合科技等,合资成立了广东芯粤能半导体有限公司布局车规级功率半导体,与芯聚能产业链上下形成联动。
据官微介绍,芯粤能位于广州市南沙,是一家面向车规级和工控领域的SiC芯片制造和研发的芯片代工公司,产线用地面积150亩,将建成年产24万片6英寸SiC晶圆,成为国内最大的车规级SiC芯片制造企业。
此外,在“智能吉利2025大会”上,吉利汽车宣布将于2023年量产自产800V 高功率SiC芯片,也就是说,未来将采用SiC将整车电压平台提升至800V。
2021年8月,吉利汽车宣布采用罗姆 SiC 器件。吉利将利用罗姆的先进 SiC 功率解决方案,开发高效电控系统和车载充电系统,以延长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降低电池成本并缩短充电时间。
吉利将在目前处于开发阶段的纯电动汽车(EV)的核心系统中采用罗姆生产的新一代半导体,另外双方今后还将在该领域推进共同开发。
广汽
除小鹏汽车外,广汽埃安、e平台、吉利极氪、理想汽车、北汽极狐等车企也已经在布局800V的快充技术。
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经理湛绍新表示:“功率半导体是新能源汽车有别于传统燃油车的重要零部件,每台电动车大约需要配备90-100个,如果是四驱系统则需求量还要再增加50%,功率半导体在整车半导体中的价值量占比约60%。 而碳化硅主打的性能就是高压和高频,进而衍生出耐高温和大功率的特点,对于整车来说可以提高能量转换效率以及使系统体积小型化。”
一汽集团
2019年3月,一汽与美国ACP、亿马先锋成立协同创新实验室,将开展碳化硅技术等研究。2020年5月,一汽领投1亿元,成为亿马先锋的第二大股东。
2021年5月18日,一汽集团合资企业苏州亿马半导体的碳化硅模块项目正式投产,一期投资 2 亿元
据了解,一汽的红旗轿车目前已经对碳化硅进行装车测试,他们计划,未来将开发800V碳化硅系统,未来几年,红旗车型将正式采用碳化硅器件。
江淮汽车
2021年4月21日,江淮汽车与博世签订了碳化硅逆变器等方面战略协议。双方就400V和800V电驱系统、碳化硅逆变器和电驱桥全方面开展交流合作。
奇瑞
2017年11月8日,露笑科技与奇瑞合作设立新能源汽车公司开瑞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露笑的零部件产品已纳入奇瑞供应商体系,未来若奇瑞的新能源汽车要采用SiC器件,两家的合作也将有很天然的优势。
露笑科技前几年坚定转型布局SiC项目,占得了先机,目前露笑已经具备4英寸、6英寸SiC设备的制造能力,露笑科技在合肥的SiC项目一期已完成主要设备的安装调试,9 月份基本可实现6英寸导电型SiC衬底片的小批量生产。
雷诺-日产-三菱(联盟)
2019年9月,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被选中为即将上市的电动汽车中的雷诺-日产-三菱(联盟)提供高效碳化硅(SiC)电力电子设备,用于车载充电器(OBC)。作为雷诺-日产-三菱选择的SiC技术合作伙伴,ST将提供设计支持,以帮助最大化OBC性能和可靠性。
雷诺集团
2021年6月,雷诺集团和意法半导体又宣布,双方达成了战略合作,意法半导体将确保在2026-2030年满足雷诺的宽禁带(第三代半导体)器件产量需求。同时,双方还将合作开发高效、尺寸合适的SiC(碳化硅)和GaN(氮化镓)技术和产品,以提高电动和混动汽车的功率性能。
路虎捷豹
2017年,捷豹的 FE 逆变器就使用了碳化硅半导体材料,其拥有4年的碳化硅赛车数据,这对工程团队来说是无价的。
2018年,据报道,捷豹发布了I-TYPE 3动力系统,配备了碳化硅模块逆变器等800多个新零件,其赛车的整个动力系统效率提高了25%,能够产生高达250kW的功率,从静止状态达到100 公里/小时仅需3.2秒。
2021年12 月 19 日,捷豹集团宣布成立捷豹路虎赛车运动部,该集团董事总经理James Barclay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碳化硅将是该部门的重点关注技术。
除了方程式赛车采用碳化硅外,James Barclay还表示,“现在碳化硅正在进入捷豹的量产汽车”。
梅赛德斯-奔驰
2018年11月,安森美宣布成为梅赛德斯EQ Formula E团队的碳化硅、氮化镓等产品供应商。
2021年2月,安森美与梅赛德斯宣布,他们的技术合作为汽车带来了重大进步,其碳化硅逆变器改善了赛车的性能,超过了以前的设计,同时也能够大幅提升扭矩和加速。
据了解,奔驰的碳化硅技术通过了140个比赛项目的测试,或者相当于10个赛季的测试
2022年1月4日,“梅赛德斯-奔驰”官微发布了全新概念车VISION EQXX,里面具备颠覆性的创新。
EQXX能够实现轻量化和高效快充,还离不开碳化硅电驱。据《Top Gear》报道,EQXX的电驱所有内部组件和材料都经过了超级优化,其中的关键包括——与梅赛德斯赛车手设计的逆变器精心搭配,该逆变器使用新一代碳化硅MOSFET。
玛莎拉蒂
2021年12 月 20 日,玛莎拉蒂官网宣布,其新款MC20敞篷车原型正式出厂,走出意大利摩德纳工厂大门,而这将是玛莎拉蒂第一款全电动汽车,并且采用了2个碳化硅逆变器。
在碳化硅器件供应商方面,根据2021年12月博世半导体发布的消息,他们的碳化硅器件将会在梅赛德斯和玛莎拉蒂的电动车上首次亮相。
据介绍,电动版MC20配备了450-500kg的电池,电池集中在车辆的尾部,但是通过采用800V碳化硅系统,电动版MC20性能卓越,最高时速为310公里/小时,其 0-100公里以及0-200公里的速度分别为2.8秒和8.4秒,比汽油版MC20更快,后者分别为2.9秒和8.8秒。
保时捷
2018年10月1日,保时捷发布了快速充电系统,其中采用了800V碳化硅技术。
Lucid Motors
2021年10月30日,美国电动车企 Lucid正式开始交付首批Lucid Air Dream Edition,该车支持900V充电架构,同时该架构采用了碳化硅技术,其直流快充功率可达 300kW。
据悉,本次交付的车型已于 9 月 28 日在其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工厂内生产, 首批交付车辆约 520 台。
鸿海
2021年8月5日,鸿海(已开始造车)以 25.2 亿台币(约合 5.87 亿人民币)收购旺宏位于竹科的6 英寸晶圆厂。
鸿海方面透露,买这个厂将用来开发与生产第三代半导体,特别是电动车使用的 SiC 功率器件。
零跑汽车
零跑的碳化硅控制器也计划于 2023 年年底量产。
据朱江明介绍,届时这套碳化硅控制器可以将电驱功率上限再提高 300kW,并且提高 4% 以上的续航。
云度汽车
2021年4月21日,云度汽车公关副总裁张震透露,云度正在研发的新一代基于碳化硅作为功率元器件的电机控制器。
Apollo
2021年3月30日,力世纪宣布,拟投资20亿元在上海设立合资公司,在中国推出Apollo品牌发电动跑车和豪华电动汽车,将采用800V碳化硅双逆变器等技术,预期2021年下半年推出原型车型,2023年开始量产。
赛力斯
2020年11月23日,小康集团全资子公司 赛力斯 宣布,首款自主封装碳化硅逆变器通过电驱动系统联合测试,已开发完成了400V和800V碳化硅逆变器。
金龙新能源
2020年9月29日,三安集成与金龙新能源签署战略协议,共同推进碳化硅功率器件在新能源客车电机控制器、辅驱控制器的样机试制以及批量应用。
2021年6月23日,三安光电宣布总投资160亿元的湖南三安半导体基地一期项目正式点亮投产,将打造国内首条、全球第三条碳化硅垂直整合产业链。据悉,该产线可月产3万片6英寸碳化硅晶圆。
宇通客车
2020 年6 月,斯达半导体宣布,与CREE合作开发的1200V碳化硅功率模块被宇通客车采用,预计2021年开始大批量装车。
大众TRATON
2020年11月18日,精进电动发布了车用碳化硅控制器,并透露获得了大众旗下的商用车集团——TRATON集团的批量订单
精进电动自主研发的碳化硅(SiC)控制器具有高开关频率,高效率,高功率密度等优点。并采用精进电动的最新辅助电源系统专利技术。此功能可确保在24V低压丢失时车辆安全行驶。该产品适用于中、高电压等级的乘用车、商用车以及物流车等。
写在最后
从应用角度来说,归根结底,SiC器件非常适合用于电动汽车电源设计。除了牵引逆变器外,碳化硅器件还可用于车载充电器和DC/DC转换器。多数车企都惦记着这个“香饽饽”,例如,最近东风汽车疑似也有SiC汽车项目,据估算,仅SiC电机控制器功能安全产品的未来需求产值就达到2亿元/年。
尽管碳化硅业务产业化时间超过10年,直到2021年才迎来了一股热潮,所以我们也愿称,“2021年,碳化硅爆发元年。”再加上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迅速崛起,SiC的“上车”之路也是越来越“拥挤”,当然我们也希望看到更多的车企、Tier1等企业,产业链通力合作,在这样的火热赛道下实现共赢的局面。
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或改编,未找到原创作者,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